破解中小企业困局路在何方

2020-02-20  来源:大美智库  作 者:赵晓舟

今年初爆发的新冠病毒,短期内对经济社会造成了一定影响,对于脆弱生存的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围绕中小企业发展境况的讨论,从未间断。从大年初一至二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先后四次召开会议,研究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分析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全国金融系统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 一方面保证疫情防控重点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通过多种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平稳有序复工复产,对提振中小企业发展信心、降低企业损失、帮助企业尽快度过难关,助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当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形势有所好转,但要彻底消灭疫情潜在危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仍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期间受损最大的依然是餐饮、旅游、交通等中小型服务行业。春节本来是消费旺季,但许多企业却面临着无法开工带来的房租、工资、存货以及贷款等巨大压力。出于防控需要,节后有较长时间无法开工,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获取金融资源有限,在疫情和停工双重压力冲击下,大量中小企业如履薄冰,举步维艰,实在不容乐观。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行业分布范围广,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近几年来,在每年15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均占到约60%。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从农业方面转移出来的2亿多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中小型企业就业。目前,全国工业部门就业人数为1,5亿左右,其中在小型企业就业的就有1.1亿,占73%。但与此同时,受自身规模小、实力弱等因素影响,一些中小企业抵抗风险能力较弱,易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倒闭风险。据工信部统计显示,我国33%的中型企业、38.8%的小型企业和40.7%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抗击疫情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为企业纾难解困,增强中小企业免疫力,让其挺得住、发展稳,是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必要之举,更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有力保障。

此次疫情冲击带来的主要影响之一,是中小企业财务流动性,造成短期资金链压力。对此,无论是防控疫情,还是经济发展,都有必要考虑对中小企业的减负和支持问题。只有防疫和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才能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迅速推进,确保既定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对此,从中央到地方,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密集出台。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建立企业应对疫情专项帮扶机制,纾解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困难。各地纷纷制定出台多条政策举措,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从减免房租、延缴社保、降低贷款利率等方面为企业减负。然而,由于此次疫情危害面广、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损失大,要从根本上有效舒缓中小企业的疫情之痛,还需实施更多精准高效的政策。

要深刻认识“既要一手抓防疫,也要一手抓经济”的极端重要性。防控疫情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切不可疏忽和麻痹。但不意味着不要经济、不要发展。随着防控疫情力度的加大,不保持一定的生产和发展,就无法开足马力为防控疫情提供充足的物资储备,就无法以有效供应来稳定市场秩序,就无法为国家、企业、乃至个人持续生存提供物质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同时,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加强统筹协调。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来说,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对于其他地区来说,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在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关键时刻,只有“既要一手抓防疫,也要一手抓经济”,才能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迅速推进,保证既定目标的如期完成。

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不搞“一刀切”。作为控制疫情的有效之举,不少地方采取了延迟开工等对策。随之而来的是供给端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通受阻,生产、销售、回款等正常经营活动受到相应限制,不少企业面临复产困难乃至停产减产压力。中小企业往往处于产业链下游,作为原材料或者服务提供商,歇业停产意味着将面临合同违约与经济赔偿的法律风险。不仅如此,中小企业还要同时承受房租、工资、利息等刚性支出损失,经营压力加大。为此,在防疫期间,要确保全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竭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科学分析,准确识别风险点,做到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精准施策。货币政策应当力求精准,以助中小企业强力抗压;财税政策应加大筹码,以助中小企业强效减压;保险政策应加大创新,以助力中小企业有效解压;劳动政策应增强弹性,以帮中小企业顺利排压。

要放眼长远,积极应对,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是有效应对重大疫情的保障。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应全力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最大限度的不让它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形成重大干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要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更好的运用国家惠顾中小企业的政策,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实现复苏。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的准备。疫情突如其来,已经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冲击。若要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预计还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无论是防控疫情,还是经济发展,都有必要做好相对持久的准备,做好科学规划,周密安排,最大程度提振士气,增强信心,谨防恐慌,维护稳定。防疫是当务之急,发展是长远目标。只有统筹兼顾,才能让疫情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才能用发展的成果补齐疫情的损失。

要结合各行各业特殊情况出台实实在在的帮扶政策。从目前来看,无论是企业主还是求职者,都面临不少难题。对企业来说,既要复工,又要防疫,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如履薄冰、举步维艰。劳动者也同样着急。尤其是打算春节后返城务工的农民工和就业还没有着落的高校毕业生,一方面担心疫情持续会减少就业机会,增加就业难度;另一方面担忧就业迟迟没有着落,影响收入。对此,政府部门要拿出更扎实更有力的举措,在特殊时期作出特别政策安排,为稳就业增添砝码,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支持。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而言,要加大金融、用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缓解企业复产困难。相关部门还要多深入企业调研、倾听企业心声、加强形势研判,打通政策落实“堵点”,让政策落实落细,真正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和经营压力,让其“过冬迎春”、稳定发展。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疫情虽然严峻,但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特征,更动摇不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只要政策得当并有效实施,今年二季度或下半年,被压抑的消费需求便会出现反弹,提速增长。应对当前各种风险挑战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真抓实干,化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契机。保持战略定力,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我们就一定能推动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qqq.jpg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编辑:AMY
大美陕西网
微信二维码官方
微信号
二维码
联系客服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