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观与文明探源论坛暨《文化文本》发布会在陕师大召开

2023-04-23   来源:中国日报网

111.jpeg

4月22日,大历史观与文明探源论坛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国内文学人类学泰斗、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教授,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主任李辉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平教授等出席并作最新科研成果报告。

文学人类学在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有40多年的发展,其对文学研究观念与范式革新的积极促进作用正在日益显现。“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系列”“文学人类学论丛”“神话学文库”的出版体现了文学人类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和深入。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在上海交大、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大批相关的论著不断推陈出新,国内对文学人类学的重视与日俱增。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坚持文化自信,呼唤文化自觉。这种呼唤深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之中,而文化文本理论的建构正代表着文学人类学派对中华文化基因的求索。文化文本理论是文学人类学派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222.jpeg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叶舒宪老师认为:“大传统理论和文化文本理论,代表着中国比较文学界文学人类学新学派倡导的理论创新方向”。本次发布的《文化文本》由陕西师范大学杰出校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叶舒宪先生组织创办,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本刊由李继凯、叶舒宪担任主编,李永平、徐新建、朝戈金、王海龙等国内外资深专家担任编委,团队实力雄厚。《文化文本》将宏观的大历史观与微观的田野案例相结合,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构建中国本土理论,呼唤文化自觉贡献了人类学智慧。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而文学人类学为文化自觉提供了理论路径,例如其聚焦于本土玉文化的发生发展,以田野加考古的研究方法,为中华文明史的求证找到了新物证,“这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国家起源提供了一个“以中国为方法”的方案,丰富了对世界文明起源的认识,也是中国文化自觉的典型范例。”李永平老师指出:“文学人类学摆脱学科桎梏,借镜人类学研究方法,从破学科、后学科的观念出发完善了证据科学,尝试将研究的‘四重证据’扩展 ‘N重全息证据’,思考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的脉络,提出了立足中国本土的一套文化文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文学人类学正是在对华夏文明的“文化记忆”回溯中,发掘被遮蔽的文明精神史,巩固文化基因的基础价值和内涵,为现代学术成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33.jpeg

陕师大文学院大历史观与文明探源论坛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届时各专家学者就自己的研究领域做最新的成果展示和交流,并对国内研究状况进行挖掘、整理,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预测,以此推进中国的文学人类学研究。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编辑 / ANNA     版权与免责声明  

大美陕西网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
陕ICP备2023006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