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说|人生多少事 都在笑谈中

——品读康铁岭小说《书院门1991》

2023-02-28   作者:春 华

人与人的缘分是天注定的,相见相知不在此时,即在彼时,不在此处,即在彼处。只要有缘,那是迟早都要相见的;只要有分,相见了就会难以忘怀,那感情就不容易割舍。那天新城区图书馆搞开馆仪式,我作为书籍捐赠者之一参加了活动,又应朋友之邀一起去拜访,于是就结识了一位“奇人”——人称“康大将军”,其神情、其经历、其才华瞬间让我刮目相看,并从心底里佩服不已。不但合了影,获赠《书院门1991》,厚厚的上下两册,还有一幅斗方画作。空手而去,满载而归,幸甚至哉!

图片1.jpg

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不能不知晓西安碑林,不能不知晓西安书院门,不能不去碑林看看,也不能不去书院门逛逛。书院门就是西安一道靓丽的文化名片。2000年调入西安工作后,周末闲暇之余,最想去的地方当属书院门。书院门这条街虽然不算长,但内容极为丰富。开店的、摆摊的,卖文房四宝的,开办画廊的,售古董的,办饭馆的,五花八门,确实是书画爱好者值得流连的地方。再加上书院门不收门票,自然就少了一份支出,只要你愿意,逛多久都是可以的。有时候在书院门看别人摆地摊写字,常常驻足半天,悄悄地比划比划,竟也怡然自乐。

工会工作那些年,跟着兄长般的领导周主席,知道、认识了不少文学、书画圈里的名人名家,如陈忠实、贾平凹、雷珍民、李成海、李杰民等等,因为自己才疏学浅的缘故,也因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愣是没有听说过康铁铃康先生。这次不期而遇,着实让我大吃一惊,他就是文坛黑马,横空出世。正应了齐威王所言:“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康先生说:爱文艺的种子一直在心里萌动。因为在文化局的工作经历,因为在书院门开影楼的所见所闻,因为身躯里那颗一直在萌动的文学之心,让康先生挥不去他的文学之梦,提笔之际,如江河喷涌,一泻千里,洋洋洒洒百万余字的《书院门1991》,竟在八个月内、无人知晓之际大功告成,书籍出版后,好评如潮,令许多专职作家汗颜,心里直呼“既生瑜,何生亮?”

康先生是奇人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八个字来形容商洛一点也不过分。商洛不仅山美、水美,而且人更美,美在奇闻趣事俯首可拾,美在才子佳人比比皆是。难怪平凹先生说:秦岭最美是商洛。商洛养育了康先生,滋润了康先生,造就了康先生的性格,造就了康先生的满腹经纶。康先生浓眉大眼,一对花白相间的长寿眉放肆地舒展着,长寿眉下,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能看清一切,洞察天地。康先生自谦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有文学萌动之心的大汉,萌动之际,小试牛刀即写成30余万字的《城里城外》,供不应求,网上卖到260元一本,随后在博客上发表各类文章六七十余篇,粉丝超过20余万,这哪是什么文学爱好者呀!!!别人写文章,呕心沥血,绞尽脑汁,几年甚至几十年,有些人还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生才推出那么一本书,还不一定会拥有众多读者,甚至在历史的尘埃中都找不到痕迹。而康先生写文章,手到擒来,如家常便饭。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句形容康先生作品: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书院门1991》《马道2001》《豫剧2011》三部鸿篇巨制,均在百万字以上,敢问是何方神圣?文曲星再世也不过如此而已。走进康先生,才知道这一切都非无源之水,均非无根之木。康先生丰富的人生经历就是源,就是根,就是这三部巨著的基石。他从政、经商,见证了宦海沉浮,见证了尔虞我诈,见证了潮起潮落;他豁达、大气,交际广泛,善于辞令,侠肝义胆,乐于助人,朋友通天下,五湖四海,这些都成了他笔下的汩汩泉水,成了他“码字”的源泉。

康先生是奇人,不但文章精彩,书法、美术也同样精美绝伦。欣赏康先生的书法、美术作品同样是一种享受。他的书法龙蛇腾跃,不守成规 ,自成体系,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既融入了儒家的果敢、坚毅、进取,又融入了道家的虚淡、散远、沉静,如霜林无叶,如瀑布迸飞。我比较喜欢他写的独体字:佛、福,厚重、大气,自带佛缘,自带福相。

图片2.jpg

康先生写奇文

我也是文学爱好者,也曾经萌动着文学之心,也曾手痒过,笔痒过,但我只能写一些豆腐块的所谓文章以自娱,创作小说,创作大篇幅的小说,对我来说,就是摘天上的星星,就是约会广寒宫里的嫦娥,就是在玉皇大帝的宫殿里谋个一官半职,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同我爱好书法一样,闭门涂鸦,羞于见人,耻于交流,因此一直都平平庸庸,默默无闻,要不是有周主席的鼓励,要不是有六艺工坊社各位老师的提携,我只能是大江大河中一粒永远没有人见过、没有人知道的沙砾。

著名评论家李星先生在谈到《书院门1991》时说:令人惊讶的是,它的作者第一次驾驭这样的大作品,却有驾轻就熟的老到,让我这个习惯找问题、挑瑕疵的读者也难置一词之非,提不出修改建议。

东坡先生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书院门1991》主人公晏子敬的悲欢离合,在康先生的笔下徐徐展开,喜怒哀乐跃然纸上,活灵活现。晏子敬是不幸的,妻子跟了别人,准备长相厮守的李雯也离他而去;但晏子敬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初入西安就有了艳遇,交了桃花运,第一次见面就被李雯抱住了僵硬的老腰,再次就借着酒劲摸了人家,再次就把人家压在身下,成了自己的枕边人,暖身暖心暖屋;幸运的是遇到了赵先生等贵人、朋友们的帮助和指点,成就了他在书院门辉煌的一段历史;幸运的是崆峒山上偶遇道姑,意淫灵仙子,最后红尘修悟,槐荫梦醒,循道姑而去。此后的事情,康先生没有说,留给了人们许多开阔的想象空间,任你自由发挥,一百个人大概会有一百零一个答案。其实现实中与晏子敬、李雯命运相似、相同的人很多。

人生如梦。康先生通过对一个个小人物的精心塑造,品味人生,展现出了人类为了生存的大智慧。康先生的文章,时而在高山之巅,时而在波涛谷底,时而狂风暴雨,时而天朗气清,时而如刘邦《大风歌》,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时而如岳飞《小重山》,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对男人来说,当如西施、貂蝉、杨贵妃,有血有肉有风情;对女人来说,恰似潘安、宋玉、兰陵王,有貌有才有丰功。我认为《书院门1991》做到了这一点。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生理的、生存的、生活的需要伴随着每一天。人心是向善的,李雯与晏子敬,与孙府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感情的,心灵深处还是有牵挂的,不管是同病相怜,还是各取所需,都给彼此带来过快乐,带来过幸福,带来过生理的、心理的满足。可人心又是脆弱的,在金钱面前,在利益面前,在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前,往往会扯下那块遮羞布,就会出现背叛,甚至落井下石,这大概也是人性使然,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没有从对方的角度看,不好妄下结论。许多人的一生都是在悲欢离合中度过的,多少年后回过头来细想,似乎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该来的还会来,该去的自然去,躲不过,求不来,所以只能笑以面对,顺其自然。

康先生造奇句

康先生是造句高手,文章语言化俗入雅,雅俗相容,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生僻的句子,非常接地气,非常大众化。作品中用了不少方言、口语、土语,读来让人会心一笑。

比如对晏子敬的描述:“有气无力地低着干瘦的脑袋,一双黑亮却十分落寞的小眼睛打量着四周。”“再加上自学了些不成形的杂七杂八天文地理三朝五代,琴棋书画知识还是知道的不少,这酒一上头,晏子敬自然觉得,他在这摆摊的三门峡老张面前高大了许多。”“这酒上头人胆大,他嘴里喊走,毛笔在宣纸上一阵风过,这狂草在酒劲的带动下,飞龙走蛇,看这字个个精美有神,猛一看半真半假、半白半黑、半粗半细、半虚半实、半重半轻、半阴半阳。”“这省城就是水深,随便个角角里边都有大王八。”“孙府生指着晏子敬说:晏老弟好相貌,像齐天大圣的猴相,人上人。虽眼小可鼻梁高,有傲骨之气;嘴小,上唇薄下唇厚,地包天,能聚财;人虽黑,可不怕晒,也结实。”

比如描写道姑灵仙子:“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吃饭那细嚼慢咽的动作,像一位名门闺秀在品山珍,她的吃相是那么高贵,那么优雅。”“她的身子是那么轻盈,那么优美,那侧着的脸庞上显露那提拔的鼻梁,眼睛半睁半闭,一张小嘴不停地念着早课。”

“人生多在迷中过,何必不早脱凡尘。”

“萍水相逢错结缘,双宿双飞已两年。一腔真情付流水,满嘴说辞皆谎言。世风日下良为娼,感情不值一文钱。一枕黄粱成旧梦,满腔悲愤向苍天。”

人生多少事,都在笑谈中。你笑别人,别人也在笑你,你诅咒别人,别人也在诅咒你,你赞美别人,别人也在赞美你,你暗恋别人,别人也在暗恋你,你羡慕别人,别人也在羡慕你……世界就这么大,空间就这么大,人来人往,都是为了生活。康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奉献了《书院门1991》,还有即将出世的《马道2001》《豫剧2011》,不仅是对社会万象的描述,更是对文学的、文化的、历史的最大贡献。

期待也深信康先生会有更多更精彩的作品面世。

图片3.jpg

作者:春华,本名吴翀华,书法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现供职于陕西省邮政分公司。

编辑 / YIAN     版权与免责声明  

大美陕西网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
陕ICP备2023006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