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蹚出生态产业路

2021-06-25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高振博 李长波

9106902_8a4f83f2-5246-4142-800b-8b30dffdb20c.jpg

陈正龙的生态养殖基地。 黎德华 摄

陈正龙已在大冷坝度过了10个年头。

大冷坝在大巴山里,海拔1800多米,陈正龙和他散养的土猪、山羊、黄牛等就待在这里。这里,有他奋斗了10年的生态养殖事业。

6月15日,一场雨后,汽车在宁强县毛坝河镇张家山村的山路上不断盘旋。在穿过一大片高山草甸后,大冷坝就到了。陈正龙的宁强县大巴山生态产业专业合作社就在此地。看到记者一行人,陈正龙迎了上来,眯缝着眼睛,满脸笑意。

陈正龙今年58岁,国字脸,皮肤黝黑。说起往事,他顿时打开了话匣子。他在农村长大,一直干家庭养殖,但又总不甘心,想把家乡优良的生态资源利用起来干一番大事业。

2011年,他把十几年来家庭养殖积累的钱拿出来,再找亲戚朋友借,向银行贷,东拼西凑筹了500万元。他买了100头能繁母猪、100只黄羊,在大冷坝建起了养殖基地。他还动员6户有共同意向的村民,成立了合作社,一起搞生态养殖。

“其实2011年到2014年这4年间,我们并没有赚到钱。因为我们生态养殖周期长、成本高,成品猪个头小,加之合作社产品单一,一年忙到头白白辛苦,合作社其他成员眼见赚不上钱,纷纷闹着要退出。”说起起步时的心酸,陈正龙眼眶有点湿润,“那段时间我吃不好,睡不着。”

虽然心里闪过很多次放弃的念头,但巴山汉子特有的韧性让陈正龙坚持下来,并一步步将产业做大做强。

2015年,陈正龙转换思路,缩减了黑猪养殖规模,引进白山羊、南江黄羊各100只,黄牛100头,中蜂100箱,开始走多种经营的路子。

种草、施肥、割草、转运草料、喂食、打扫卫生……陈正龙亲力亲为。为了提高养殖技术,他专门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了半个多月。给猪和牛诊断、打针、人工授精等,他都是自己操作。

这次,他的思路对了。当年底,养的山羊、黄牛、中蜂都收益良好,合作社实现盈利100万元。

有了多种经营的成功经验,2018年,陈正龙利用基地四周的撂荒地,种植了天麻、党参、重楼等120亩中药材。“黄金有价药无价”,虽然有的品种生长周期长、见效慢,但还是给合作社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们合作社养殖的黑猪、山羊,都是在山间放养。春夏猪羊食百草,秋冬吃橡果及草根等,除了每天早晚喂点玉米外,从不喂任何饲料和添加剂。”陈正龙说。

除了坚持生态种植养殖外,合作社也为周边村民带来了致富的门路。10年来,合作社通过务工、订单回收等形式,带动宁强及毗邻县区1000余农户稳定增收。本村农户罗明金、邱宗礼在陈正龙的鼓励下养牛、种植中药材,年收入9万元以上。

面对村民的赞扬,陈正龙说:“这些年来,政府为我们架设高压专线、改造圈舍、维修道路等,投入在200万元以上。我们唯有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致富,才不辜负政府对我们的大力扶持。”

目前,合作社已有社员18户,基地现有黄牛160头、黑猪300头、山羊和黄羊100只。2018年至2020年,合作社的年利润都在200万元以上。

“今年,我们在八庙河村新流转了土地,还要改良种羊、种猪品种,把生态产业致富路走好。”陈正龙说。(记者 高振博)

编辑 / 刘 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大美陕西网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
陕ICP备2023006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