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省:吸取违建大教训 当好生态守卫士

2020-05-07  来源:《大美智库》  作 者:张全省

时隔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赴陕西,4月20日在考察位于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强调指出: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从今往后,在陕西当干部,首先要了解这个教训,切勿重蹈覆辙,切实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联想到总书记从2014年5月到2018年7月对秦岭违建别墅严重破坏生态问题先后6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在中央高度重视、强力督查下,违建别墅相继被拆,部分官员受到严肃处理。总书记这次考察陕西第一站,特别点名秦岭违建问题,强调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实在令人警醒,发人深思。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西重要讲话,我们应该汲取秦岭违建这个大教训,当好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

一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深刻意蕴。在总书记看来,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生态脊梁,也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不仅是保护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态家园,也是保护中华文明的摇篮和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因此,学习领会重要讲话,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秦岭不仅仅是生态问题,也是涉及区域群众的民生问题,更是关系坚持党的使命和宗旨,坚持“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问题,站到政治高度看问题,才能确保今后不再重蹈覆辙。

二是切实关注秦岭生态保护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经过专项整治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取得重要成果。但需要注意的是,与秦岭相关区域的违建问题整治是不是得到真正落实,有没有未被发现的问题依然存在,如果有如何尽快解决?秦岭违建别墅拆除后,当地生态环境是不是得到恢复,秦岭北麓高速公路建设区域生态植被是不是得到修复治理,秦岭北麓浅山地带垃圾乱扔乱堆现象有没有得到切实处理。只有时刻保持忧患意识,警钟长鸣,才会增强做好保护秦岭生态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是采取有效举措,守护秦岭生态家园。首先,思想上要构筑守护秦岭生态环境的坚固防线。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西的重要讲话,要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不折不扣落实关于秦岭生态保护的基本精神和要求,让保护中华民族生态家园、保护中华民族祖脉---秦岭的思想入脑入心,成为自觉行动。

其次,制度上要明晰秦岭生态保护的红线。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审议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及新的《环境保护法》,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制度。陕西省和西安市等也相继制定了《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文件,明确了秦岭生态保护管理体制,对秦岭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具体规定,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强法律依据。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切实贯彻执行,相关部门要将秦岭生态保护纳入当地党政干部考核主要指标,实行秦岭生态保护一票否决制。真正发挥各项制度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根本性作用。

再次,措施行动上要固化秦岭生态保护的战线。保护秦岭生态是一场艰巨持久的战斗,因此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站在战斗前线,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要实行秦岭生态保护网格化管理,设置特定区域生态保护岗位及专员,保证区域“人防”巡查检查及时到位,不失守一块阵地;要投入资金,增加现代化科技设备,用无人机等定期巡查秦岭生态环境整治及保护落实情况,在进出秦岭各个交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防止违建重演和垃圾乱扔现象,让科技助力秦岭生态保护。

我们只有一个秦岭。让秦岭的美景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是我们必须担负的历史责任。我们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当好秦岭生态的忠诚卫士,守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命线”。

(作者系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AMY
大美陕西网
微信二维码官方
微信号
二维码
联系客服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