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伦理学研究

2020-04-30  来源:大美智库  作 者:赵晓舟

——在2019年陕西省伦理学会年会上的发言(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当代伦理学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模仿到自创、从单一到系统、从贬抑到振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在理论层面上,中国当代伦理学继承了中华优秀伦理道德传统和中国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道德,在学习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上,大胆吸收西方伦理学的有益思想资源,立足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在实践层面上,中国当代伦理学长期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践行等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自身建设上,中国当代伦理学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学术交流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经过老一辈伦理学家的传、帮、带,既有宽广的国际学术视野又有扎实国学功底的年轻一代伦理学人正在快速成长,正成为中国伦理学发展的主力军。

基于上述因素,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世界文明史上,伦理道德及其理论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所作的最杰出贡献之一。自轴心时代始,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家便建立起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伦理道德一体的精神哲学体系。我们可以毫不谦逊地说,伦理学的故乡在中国,伦理学是最应建立文化自信、学术自信的学科。

可以预期的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伦理学必将大有作为,他可以为国家“提神”“补钙”,可以提振民族的“风骨”,可以强化公民的“操守”。总之,中国的美好未来需要更好的中国伦理学,我们必须为此而不懈努力。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在肯定中国伦理学研究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伦理学也存在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研究方法单一、社会参与度不高等诸多问题。

关于中国伦理道德状况的科学解释和理论阐释,不仅关乎对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的认知,而且关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和社会对于中国伦理道德到底“滑坡”还是“爬坡”进行了长期争论,这也是伦理学工作者持续跟踪的课题。据东南大学伦理学团队花费十年时间的调查数据表明,社会大众对当今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状况大多满意或基本满意,满意率在75%左右。值得关注的是,对伦理关系或人际关系的满意率低于对道德生活的满意率,甚至出现了“道德上满意—伦理上不满意”的伦理—道德悖论。为此,作为伦理学研究的方向,必须对其中的原因做出正确的解释和引导,一方面引导社会大众建立新时代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立足本土,对“中国问题”进行新解释、探索新理论,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历史上是一种伦理型文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文化虽然发生诸多深刻变化,但伦理型文化这一传统文化基因仍然影响着当代生活。伦理型文化以伦理道德为终极关怀和终极忧患,即孟子所说“近于禽兽”的失道之忧和“教以人伦”的终极关怀。在此背景下,社会理性和社会情结的文化逻辑就是:因为终极价值,所以终极忧患;因为终极忧患,所以终极批评。当下存在一些对伦理道德的批评,说明中国社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面临伦理道德的挑战。

时下,现代中国伦理道德转型的文化轨迹是“伦理上守望传统,道德上走向现代”,出现伦理与道德现代转型的“同行异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伦理学引进康德的道德哲学理论,然而正如黑格尔所批评的那样,康德哲学“完全没有伦理的概念”,是真空中飞翔的鸽子。“无伦理”的康德理论的移植导致了不少误区,实践上突出表现为“道德信用”的问题意识,“伦理信任”成为潜在和深刻的“中国问题”,“老人跌倒扶不扶”等现象便体现了这种问题轨迹。伦理学研究要真正做到“为时代明德”,一方面要研究“中国问题”的转型轨迹,建立伦理道德一体的问题意识和价值取向,引导社会大众在捍卫道德信用的同时呵护伦理信任,建构社会的伦理凝聚力。另一方面,必须走出西方学术依赖,回归中国传统,建构关于伦理道德一体的中国精神哲学形态和现代伦理学理论形态。

在哲学乃至整个人文学科体系中,伦理学是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之一,康德称之为“实践理性”,不仅承担“为时代明德”“用明德引领风尚”的文化天职,而且内含“回答时代课题”的学术条件和学科基因。作为哲学的二级学科,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内核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构造,伦理学应当深觉自己的学术责任,在回答时代课题、破解时代难题的同时,进行关于现代中国伦理学理论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宏大高远的建构,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真正的中国问题及其理论前沿,切实履行文化传承与服务国家战略的双重使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伦理学研究应该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方法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挑战,通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去催发人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凭借“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去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风尚,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道德准则去保障个人道德水平的发展,进而应对国内外复杂因素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带来的挑战,从根本上保障我国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科学性和现实性。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行、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与经济利益、物质生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伦理学派别。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把道德作为社会历史现象加以研究,着重研究道德现象中的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从中揭示道德的发展规律。对此,值得我们很好学习和借鉴。

编辑:AMY
大美陕西网
微信二维码官方
微信号
二维码
联系客服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