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德俊堂家谱(影像志)”

2020-04-30  来源:大美智库  作 者:赵晓舟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国人重视饮水思源,不忘祖宗先人。千百年来,人们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子孙,以此证明家族的存在、延续家族的血脉。其实,这就是家谱。

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家谱一直深藏民间、秘不示人。对于当代社会而言,家谱作为传统文化展示,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维系着社会秩序,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家谱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的全过程。所以,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自古以来,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一部家谱,就是一本教科书,它对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子孙后代有着激励、鼓舞、凝聚、传承、警戒、启迪等作用和深远的精神影响。当今社会,修家谱是一件苦差事,没有一定的家国情怀、文化底蕴、社会责任感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难以胜任的。成继跃先生当属另类,他是我遇到的金融文化圈中为数不多的精英人才。首先,他位居金融高管、也是一位金融作家,具有容大事的格局、谋大事的气魄、处大事的视野。其次,他长期从事金融保险史志编撰工作,参与了有关重大文字史料、工程项目的顶层设计和项目实施,积累了一定的史志工作经验。他在修谱序言中自谦道:“修家谱是我于公于私都是一件具有划时代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件大事。一来为家族做点力所能及的实事,二来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圆满的句号。”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他“主动承担起了自家家谱编修工作”,且历经三年不懈努力,终使这部凝结着他智慧与心血的《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沟北村德俊堂家谱(影像志)》出版面世。

这部家谱,在总体设计上,颇具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现代价值;在资料的收集和应用上,注重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和地域特色;在家谱的保存上,兼顾个人持有、国家收藏和社会赠予;在家谱的定位和宣传上,坚持既是本家族的历史实录,也是社会发展史册的一页。

作为成继跃先生纪念自己奶奶百年诞辰和本人60岁退休的献礼之作,这部家谱不仅是该家族成员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而且具有深厚的道德教化作用。家谱中的氏族起源、仰慕史圣司马迁、北湖改造工程、村庄遗址存真、祖传德俊堂、祖母百年纪念册、百寿堂、私立金融保险图书馆、扶贫济困等内容,正是对后人修身处世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和为人处世基本原则的告诫。同时,家谱中还记述了外族相关人物100多位,他们既有不同级别的党政军领导人,也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著名专家学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文学大家、主持国家方志编撰的专家老师、企业董事长和总裁等商界精英、国家画院著名画家等艺术名家、支持和帮助家族的亲朋好友等等,他们的光辉形象和不朽业绩及其忠心报国、忧国忧民之高尚情操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之奋斗精神,为这部家谱增添了引以为荣的光彩,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宝藏,也必将对后世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和鞭策。

一部好的家谱,是一段被浓缩了的历史。只有唤醒历史,才能初心不眠。从这个意义上看,家谱引领同姓宗亲寻根问祖,是子孙的根系所在;没有家谱,寻根问祖犹如缘木求鱼;没有家谱,追根溯源犹如无本之木。我们每个人都承载着祖宗的灵魂,血脉里都流淌着祖先的DNA。DNA是生命之源,是人类遗传之密码,也是祖宗之魂。而家谱是每个家族文化之DNA的传承,也是中华文明的承载。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通过修谱、建谱来弘扬宗族传统美德,也使自己和家人受到一次很好的祖系亲情教育。所以说修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善事,无论对于过往还是现在或是未来,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好事。对此,毛泽东主席曾给予充分肯定:“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周恩来总理也曾说:“我们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根,都不能忘记祖宗,一个中国人,不论他在什么地方,不管漂泊多远,编入宗谱,列入门墙,祭祀祖先,托庇于列祖,列宗福荫下总是最大的意愿,这种生生不息的意识是这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凝结力,同化力和认同感”。

成继跃先生堪为我辈修谱典范,此举旨在“为家族留史,为亲人立传,为国家存真”。他言必信、行必果,谨此,我向他深表敬意,并预祝《德俊堂家谱》光耀祖宗,惠及后人,奉献社会。

4月27日于长安

编辑:AMY
大美陕西网
微信二维码官方
微信号
二维码
联系客服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