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咏蝉忆人生

2020-04-23   来源:大美陕西网 作者:文/高健

清晨我再一次被那清脆悦耳的蝉声惊醒,听着美妙的音符,好似天籁之音余音绕梁,愉悦的心境中,荡起了我无限的遐思,勾起了我漫长的回忆。

我久久地仰望窗外蔚蓝的天空,看着那流动飘逸的白云,梦幻一般的世界,陷入了深深的思绪,静谧的让人难以释怀。不由得回想到了我在银桥鬼谷岭云雾山下及离城五公里石磨铺双桥村时,那一段无忧无虑美好的时光,童真的我、舞勺之年的我,蝉是我常常把玩的一种昆虫。当年,童真年少的我,对蝉没有太多的了解,只知道它会叫,声音蛮好听的,故而蝉也就成了我捕捉的对象。我用竹条、藤条、铁丝握成圆圈,用长竹竿或长木棒作成手握的杆,竹竿或木棒绑扎在圆圈的中间位置,自制捕蝉的工具就算是完成了。然后在诸多的房前屋后不知疲倦地粘蜘蛛织的网,用来捕捉蝉,还把捕捉的战利品和小朋友共同分享,度过那一天中最美的时光。

那个年代的我们人娱乐的活动不多,除了篮球、兵乓球、羽毛球外,剩下的就是男孩玩自制的滑轮车、扇烟盒、扇纸盒、火皮枪、泥巴枪、陀螺、弹弓、纸飞机、躲猫猫、顶羊角、跨裆骑车、下军棋、滚铁环、摔火炮,在稻田里捉蜻蜓、捉泥鳅、捉黄鳝、捉青蛙,在小溪里摸鱼、捉螃蟹,上树掏鸟窝、捉金龟子…….无聊时还玩蜣螂,蜣螂又脏又臭,玩着玩着就恶心了。女孩踢毽子、跳绳、围着圆圈丢手帕等等。哪时没有游乐园,现代的玩具一概没有,虽然单调,但环保。花朵一般的季节里,依然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虽然对蝉了解不多,但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印象却很深,这也是母亲和老人们常常讲的一句口头禅。我对蝉的深入了解,得益于中国楹联学会理事、陕西省楹联协会副会长、书法家赵天成先生。十几年前赵先生给我撰了一幅嵌名联,上联是“居高声自远”,下联是“体健福无边”。将“高健”二字巧妙的嵌入联中。我知道先生借用了唐诗中三首最著名的咏蝉诗意,作者分别是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被称为“咏蝉三绝”。其中,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一首自明心志的诗,蝉是品德高洁的化身,先生才思敏捷、信手拈来,实在令人折服!

石泉县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慕龙先生书法作品: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学素养的提升、文化底蕴的积淀,我已不是那时的我了,对蝉文化再也不是一知半解、处于朦胧的状态了。十几年来我如饥似渴地,带着求知的欲望阅读了大量关于蝉文化方面的文章。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啊,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玉蝉出现。蝉文化是那样的博大精深,是哪样的悠久而灿烂,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蝉在中国古代象征复活和永生,蝉的幼虫形象始见于公元前2000多年的商代青铜器上。古典文学中的香草美人传统以及君子比德之说,都赋予自然之物以物外之趣,蝉也以其特殊的自然秉性博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频频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有诗、有词、有赋,托物言志,歌颂其高洁的品格,极大地丰富了蝉文化。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传》写到“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盛赞屈原。蝉性高洁、知了觉悟、浮游尘埃、隐身止语、出世发声、一鸣惊人、恰如君子、震耳发聩。蝉,它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间的祥和与幸福,成为美丽辉煌永生不灭的火凤凰。

蝉的一生,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没有蛹的过程,属不完全变态昆虫。它经历卵在树上孵化成幼虫,呆在树枝上,秋风把它吹到地面上,自行掘洞钻入土中潜伏,在深土中,幼虫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树根汁液为生,它们要经过漫长的幼虫期,短则三四年,长则十多年,最长达十七年。从幼虫到成虫经过五次蜕皮,其中四次在地下进行,而最后一次,是钻出土壤爬到树上蜕去干枯的浅黄色的壳才变成成虫。我们都知道成语“金蝉脱壳”指的就是蝉的蜕化过程。蝉,它在黑暗中等待与黑夜相伴与泥土相拥,在漫漫的长夜里成长,经过一次次蜕变,终于破土而出,冲破束缚,获得新生重返人间。

蝉,又名蜩,俗名为“知了”, 蝉是昆虫学名。蝉的种类主要有:春蝉、、山蝉、油蝉、叽叽蝉、草蝉、蚱蝉、蟪蛄、春蛁、知了、蜘蟟、叽喳虫,若虫又叫蝉猴、知了猴或蝉龟等等据说有数千种,体长1.2—6公分不等。

《诗经·豳风·七月》篇里记载: “五月鸣蜩,雄者能鸣,雌者无声……鸣于夏者曰蜩。”就是说,“蜩”这种昆虫,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即每年一到农历五月,天气开始炎热,就会出现知了鸣叫。所以,蜩被列入了24节气“七十二候”,作为“夏至”节气二候的“候应”,归纳概括叫做“蜩始鸣”。耕作的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农事谚语:“夏至时节天最长,南坡北洼蝉鸣响。玉米夏谷快播种,大豆再拖光长秧。早春作物细管理,追浇勤锄把虫防.........”

我为什么突发奇想写蝉呢?源于几天前看到一位贵州微友才女发的一则微信,她对蝉的叫声提出了质疑,她说“一直以为蝉叫是在唱歌,今天一见才知道原来是在“放屁””虽然不雅,但我也觉得怪怪的,也难怪这只蝉在吟唱的同时,屁股微微颤动,有点像鸭子的叫声。我很纳闷,似乎有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味道。难道是橘枳是因为生长地域不同,其味道不一样吗?蝉,也是因为生长的地域不同其叫声存在差异吗?我继续问她:你知道雄雌有区别吗?区别在哪?她说:不知道。我告诉她:雄的才叫。

刚好我下班回家,途中意外捕捉两只蝉,居然一雄一雌。我细细观察,原来如此:蝉有6条腿,分布两边,躯干圆墩墩的,身上有许多环向不规则的条纹、密集的绒毛。有两对透明的翅膀,形状基本相同,只是大小不同,翅膀上像蜘蛛网一样的斑纹晶莹剔透。一对圆溜溜乌黑的眼睛,活像两颗精巧光亮的黑珍珠。它的嘴是一根又细又长的管子,它就是靠这根管子来吸食树的汁液,为自己提供营养。它有两根触角长在嘴的两旁,形成了一个“八”字,活像两根探测器。它的面部正好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没有颈,头与躯干直接相连。雄知了的肚皮上的两个小圆片叫音盖,音盖内侧有一层透明的薄膜,这层膜叫瓣膜。其实,蝉鸣就是瓣膜发出的声音,人们用扩音器来扩大自己的声音,音盖就相当于蝉的扩音器一样来回收缩扩大声音,就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而雌知了的肚皮上没有音盖和瓣膜,所以不会叫。但它能接收声音,使之恩爱播下生命的种子繁衍后代。

我对蝉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它的鸣声,它鸣声绵长、铿锵嘹亮。我长久观察它的鸣叫声,好像分了几个音节。始声很短似乎是前奏,中间鸣叫声较长,最后的鸣叫声特长,长的持续的有十几秒。如:知了、知了~知了、知了、知了~,知了、知了、知了、知了~。在短短的90天里,它忘情地为大自然歌唱。从晨曦到傍晚,时时都能听到它最欢快的歌唱。以前可能没留意,未曾听到蝉这样不停息的欢歌。我在想,是不是现在生态好了,处处是蓝天白云,处处是金山银山,处处是青山绿水,处处是谜一样的世界,净化的空气里,大美的氛围里,蝉也在高扬我们伟大的时代,歌唱我们美好的生活,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呢?

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把最美的季节妆点得缤纷而多彩。唐.翁承赞《题槐》诗中写到:“雨中妆点望中黄,勾引蝉声送夕阳。”也难怪历代文人墨客们竞相颂扬,诗人咏蝉、文豪作赋、词客作词,画家画蝉,来讴歌它高洁的情怀而自明心志,或以美篇描述蝉来寄情山水陶冶情操。

我捋了一下,自汉朝以来至今,以蝉为内容的诗作竟有千余篇!或诗或词或赋,按现今时尚的话,蝉属于当之无愧的网红。

我看过昆虫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写的一篇文章,由衷地盛赞蝉的一生:“四年在地下干苦工,一个月在阳光下欢乐,这就是蝉的寿命。我们不要责备成年的蝉狂热地高奏凯歌,因为它在黑暗中待了四年,穿披着皱巴巴的肮脏外套,如今它突然穿上标致的服装,长着堪与飞鸟媲美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微醉半醺,在这个世界里,它极其快乐。为了庆祝这得之不易而又这么短暂的幸福,歌唱得再响亮也永远不足以表示它的欢乐啊!法布尔雨果称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蝉,真是太神奇了。光是以蝉为主题的成语,就有数十种之多。如:蝉联往复、金蝉脱壳、噤若寒蝉、蝉不知雪、蝉翼为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蛙鸣蝉造等等。细细梳理有第一字、第二字、第三字、第四字包含蝉的成语,关于蝉的成语的实在太多了,它受到了人们的如此青睐,也绝非偶然,因为它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在民间,人们对蝉的叫声刻画得形象且生动有趣。如:春蝉鸣叫时大喊“醒啦~醒啦”;夏”鸣叫时大喊“知了~知了~知道了~知道了~热死了~热死了”;“秋蝉”鸣叫时大喊“服了~服了~”;“冬蝉”鸣叫时大喊“完了~完了”。这种形象的比喻真是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完了~完了~,销声匿迹的蝉,来年又得到复活和永生,又放开歌喉大声吟唱,一唱就是几千年,真是离奇又怪异。

蝉鸣如歌,几乎遍布大自然每一个角落。从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落英缤纷、莺歌燕舞的春天,再到金色的秋天,就一直不知疲倦地用它那轻快而舒畅的调子。不用任何中西乐器伴奏,为人们高唱着一曲又一曲轻快的蝉歌,为大自然增添了浓浓的情谊,永远不知懈怠。难怪乎人们称它为“昆虫音乐家”,堪称“大自然最伟大的歌手”。它美妙的歌喉,它的知名度远远超越了任何时代的歌星。

关于蝉的诗太多了,写到这里就欣赏一二吧!如“碣石山人”的早蝉“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南冠客思深。”一代文宗苏轼的《溪阴堂》“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出一蝉吟。”山水田园派大诗人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戴叔伦《画蝉》中写道“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温庭筠在《舞衣曲》中写道“蝉衫麟带压愁香,偷得莺簧锁金缕。”清代诗人冯熙的《剑州闻蝉》写到“剑南雨过延新爽,始得疏林第一声。”等等写的是那么的美。《诗经》提到的“螓首蛾眉、如蜩如螗、鸣蜩嘒嘒、蜩螗沸羹”等等都是描写蝉的,颂扬蝉的。

描写蝉的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笔下的蝉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东坡居士在《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词中写到“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连用林、山、竹、墙、蝉、草、池塘描写了夏日雨后的景物,充满了诗情画意。词人张孝祥的《水调歌头。泛湘江》中写到“……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湘妃起舞一笑,抚琴奏清商……”无不表现出志趣高洁闲远,寓怨愤于欢乐中余韵不尽,构成了虚幻、空灵、高洁、纯美的意境,颂扬其伟大的品格。陆放翁《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词中写到:“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馀天。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细品起来,情景轻快优美,释怀了昔日抑欲苦闷,融入到了大自然的清新闲适之中,可叹其壮志未酬。等等,细细品来都写得是那么的美而千古传颂,首首朗朗上口,读后让人不记住都不行,让人回味无穷。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在《蝉赋》中写道“唯夫蝉之清素兮,潜蕨类乎太阴。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真是独具匠心,融情于物,物我相映,对其品格大加赞美“潜于太阴”、“游于芳林”、“内含和而弗食”、“漱朝露之清流。”似谦谦君子,颂扬其高洁的形象。西晋文学家“陆清河”在其《寒蝉赋序》云:“昔人称鸡有五德,而作者赋焉。至于寒蝉,才齐其美,独未之思,而莫斯述。夫头上有,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取其容也。君子则起草,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对蝉大加赞美,极力褒奖其“文”、“清”、“廉”、“信”、“俭”的优良品格。一代文宗欧阳修写《鸣蝉赋》借《蝉声》,谏诤隐喻“万物莫不好鸣”以言事争鸣为荣,以静默失职为耻;“巧其言语”、“传其文章”、“体物写志”。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达到其立言的目的,喻己喻人。再者如傅咸的《鸣蜩赋》、傅元的《蝉赋》,都是借蝉喻人、抒发情感,表达理想人格。

初唐四杰的骆宾王借蝉自喻品行高洁,却身陷囹圄不被世人理解,反被诬陷下狱,而此时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长吟。“小李杜”的李商隐,虽满腹经纶、志存高远,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坎坷,当着小官犹如梗草浮沉于宦海,借蝉喻己,借蝉栖高枝、饮清露喻己高洁、行清廉,借蝉的“徒劳费声、碧树无情”诗人一生官卑禄薄、一生漂泊、孤独无援,人生境遇在“一蝉一我、亦蝉亦我”之间,描写的何其悲壮!曹植的《蝉赋》,先天资质之美的蝉,任然逃脱不了黄雀、蟑螂、蜘蛛、草虫的毒害,最终落入狡童之手,成为人们的腹中之物,正是作者对生命的写照。

历代圣贤赞誉蝉,描写蝉、歌颂蝉,都是因为蝉有其高洁品格,有勇于奉献献身的精神,它不仅仅是伟大的歌手,更是高洁品格的化身,蝉蜕的壳可入药,让人们解除痛苦与烦恼,可作为美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蝉的一生是何等的熠熠生辉,请问食客们你还忍心吃它吗?诗人写蝉自明心志,颂扬其高洁的品格;或是借蝉描写人生、描写命运,政治家借蝉谏诤隐喻借蝉喻人、抒发情感,都是为了表达理想人格。

咏蝉忆人生,我有时在想“蝉”不就是昆虫吗?它为什么受到历代文人雅士、政治家的如此青睐,究其原因它具有五大优良品格“文”、“清”、“廉”、“信”、“俭”;而这“五德”成为人们的理想人格,崇尚“蝉”因为它是理想人格的化身。与“蝉”相比,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不解的现象。

一些人道德沦失、有点小小成绩就忘乎所以,一朝得势尾巴就翘到天山去了,大有横扫六合之势,目空一切不知创业的艰辛,不知创业难,守城更难的道理,“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一些人不思感恩、不思报恩、不敬孝道,以榨干父母的每一滴血汗钱为荣,成为令人唾弃的啃老族,不知身体之发肤受之父母,不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打骂爹娘、虐待父母。

更有甚者一些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生扭曲,为了既得利益,为了金钱,为了贪图享乐,他们趋高踩底、攀龙附风、阿谀献媚、人云亦云、自省人格、为达目的无不用其尽,数十年的同学、朋友、反目成仇,亲情为了金钱忘记了血浓如水的渊源行同路人,这些都是社会丑恶的现象。

还有日食三餐,不思农夫之苦,不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随意浪费,身穿一缕,不思织女之劳“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还有的不知廉耻耍无赖,为达目的真诚、诚信、信用抛之脑后,我真为他们悲哀。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请问:他们的“文”、“清”、“廉”、“信”、“俭”;在那里?这一部分人与作为昆虫的“蝉”相比,真可谓自渐形秽了。难道这类人,还不如昆虫蝉吗?真是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人们常说素质高的人,他们比情商、比学养、比底蕴、比内涵、比修养,著名学者梁晓声的四句话,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类人人帮人,帮来帮去帮自己,相互成就了彼此。素质一般的人,他们相互攀比喜欢对号入座,比了张家比李家,这类人人比人,比来比去气不顺,心生嫉妒红眼病。素质底的人,常常技能底下,满肚子的稻草,只求索取自私爱占小便宜,九十九件事如果你为他少办了一件事就心存怨恨,常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类人人整人,整来整去整自己,害人又害已。

我颂蝉、我写蝉、我赞誉蝉、我讴歌蝉,赞美其高贵的品格,赞美其乐于奉献的精神,我想漫漫的人生路,积极付出和奉献才能有美好的回报,做人要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检讨自我要学会取长补短,做一个立德立功立言之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到人高山矮,水浊心清的心境,人生的旅途,本就是一场修行的过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该。”以己度人,所见只是井中一隅;以人度己,所览却有万里长空;嫉妒别人,不如优化自己,承认别人的优秀是自己走向优秀的开始。

石泉县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慕龙先生书法作品: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该。

在伟大的时代只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多去帮助别人、支持别人,助人方能达己,互利方可共赢。像蝉一样做一个有生命取向的人,做一个清明之人不自扰,不断地锤炼自己,经得起生活中的风吹雨打,更要熬得住惊涛骇浪的拍打,在黑夜中不断地探索,在明媚的春光里不断前行,向蝉的信念一样,把最美的瞬间留在了人间,必将永远得到复活和永生。


编辑 / AMY     版权与免责声明  

大美陕西网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
陕ICP备2023006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