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与路径

2020-03-18  来源:大美智库  作 者:赵晓舟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网络科技等多学科的发展,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较为完整和成熟的体系。然而,我们在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尤其是落地实践上还不够,“企业文化”往往被当做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很难落在行动上的口号文化、娱乐文化、形象文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新目标、新使命,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以党建为引领,注重传承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的弘扬为目标,注重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化自信的培养,还要满足员工的个体化需求,全方位塑造企业家精神,在此基础上,只有充分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投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筑牢“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才利于取得新成果,实现新飞跃。

关键词: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企业家精神

企业文化一词本指“Corporate Culture”,是美国学者分析、总结、归纳日本企业快速发展因素后提出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教授泰伦斯·迪尔和科莱斯国际咨询公司顾问艾伦·肯尼迪撰写的《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面世,“企业文化”一词便迅速风靡全球。

在中国,1984年海尔公司张瑞敏首先提出文化先行、企业理念先行,为中国企业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了标杆。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国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问题,学术界也开始了企业文化研究热,并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与此同时,在学习吸收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学者研究发现,企业文化“花开日本,果结美国,根植中国”,于是提出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优势,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不少人开始重视新儒学、中庸、和谐等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网络科技等多学科的发展,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较为完整和成熟的体系,被誉为是继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梅奥人际关系理论、“新老三论”之后管理学的第四个里程碑。然而,我们在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尤其是落地实践上还不够,所以,“企业文化”往往被当做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很难落在行动上的口号文化、娱乐文化、形象文化。一方面“泛文化”盛行、“伪文化”猖獗;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无用论”显露,有学者声言“忘掉企业文化,才能做好企业文化”,并到处宣传“企业文化不是文化”。以上林林种种,究其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对本单位的企业文化缺乏认同。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新目标、新使命,只有充分认清这些新特点,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投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筑牢“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才利于取得新成果,实现新飞跃。

一、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特征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中国的根本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总目标。围绕总目标、总任务,我们要鲜明确立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与路径,在理论层面思考如何为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做好理论准备,即提炼新理论、作出新概括。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文化,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今天是未来的出发点,未来是今天的目标与走向。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特征、新目标、新路径,是我们推进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再出发的重要立足点。

第一,党的领导是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最本质的特征。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正是因为有了党的领导,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才是一个连续奋斗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过程,才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没有党的领导这一最本质的特征,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将失去根本依托。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命脉,是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灵魂。

第二,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最基本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就告诉我们: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根基,表明了文化自信的独特作用。文化自信的内涵,不仅渗透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还渗透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日常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审美追求等方面,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深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坚持文化自信,是我们做好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

第三,科学管理是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最鲜明的特征。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是造就现代工商文明的必然途径。新时代科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魂,以制度为保障。企业文化是在管理科学基础上逐步演变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它的目的是以精神的(感情的)、物质的、文化的手段,满足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需求,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前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管理基础薄弱、管理秩序紊乱、管理效率低下、组织结构僵化、资源浪费严重等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出在科学管理的基本功不扎实,不讲规范、不立制度、不重标准、执行不到位。进入新时代,企业越来越注重科学管理,因为科学管理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组织保障。

二、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依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着重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聚心,构建共同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具体实践,是新时代中国优秀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对企业发展具有强大的导向、规范、凝聚和激励作用。按照文化、品牌、战略三个层次,紧密结合企业管理实际,着力构建符合企业特点、具有时代特色、富有竞争力和创新活力的企业文化,对内凝心聚力,构筑企业精神,创造企业价值、为职工提供精神指引;对外树立企业形象,强化企业品牌,彰显企业力量,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第二,文化育人,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的存在关乎国家兴衰。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决定着企业行进方向和品牌品质。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推进企业职工队伍建设、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建设一支有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一支忠诚企业、开拓创新、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职工队伍,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把企业文化内化于心,不断完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让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动,成为凝聚干部职工共识和信仰的思想引领。把企业文化固化于制,建立完善承载理念、体现公平、管理规范、保障执行、协调高效的制度体系,实现文化柔性与制度刚性的相互融合与和谐统一,以此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把企业文化体化于物,通过企业形象设计、视觉识别系统以及企业文化传播,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讲好企业自己的故事,不断提高企业社会美誉度,努力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是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三,文化兴企,增强企业综合实力。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与其它要素共同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管理是企业发展进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坚持学习创新理念、以人为本宗旨,服务社会己任的优秀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打造百年企业的重要支撑。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基因,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科学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可以在市场开拓中逐步树立企业的文化品牌;文化与职工队伍建设相结合,可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汇集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文化与两个文明建设相结合,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可以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为实现企业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

第一,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建引领。用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同向融合发展的创新。如何认识党的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如何以党建工作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如何通过企业文化的切入让党建在企业落地,是当前企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实践证明,党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风向标,企业文化建设是党建文化的实现形式。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前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迫切需要;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凝聚力和打造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党建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自身建设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类文化观念的总和,作为一套观念体系,其内涵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观念、组织观念、行为观念、价值观念、标识观念等五个方面,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党性在信仰、组织、制度、实践等方面具有的鲜明特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才能处于有利地位,可能有许多因素,但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通过卓有成效的党建引领和企业文化的润物无声,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第二,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革命文化为魂。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红色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标识,它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革命文化,它是革命实践的伟大创造,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优良传统和品格风范的集中体现,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它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富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是企业价值取向的精髓核心,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思想上的保证。

第三,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文化的中国化和本土化。中国的企业文化在与国际交流中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那部分。要想发展、繁荣中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优秀部分;另一方面要把我们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在融合的过程中创新,实现两种文化的对接和超越。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刚健进取”的民族精神、“和谐合作”的思想方法、“崇德重义”的企业伦理等对中国企业文化影响很深。企业文化发展可从传统文化中获取必要的成分。数千年占据着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深刻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制约着今天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像儒家提倡的“仁”等观念思想,对企业文化发展可以起到较大影响。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漫长历史中积淀的丰富内容要靠有效的途径传承下去,企业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载体和途径。

第四,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企业职工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个现代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理念、文化追求、文化个性,但是,当下中国的企业文化不是老板文化、总裁文化,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落地生根。

第五,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弘扬中国精神为己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区别于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重要标识,能为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先进的企业文化不应局限于企业小我,而应立足于国家大我,以弘扬中国精神为己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一种深厚情怀,是中国精神的核心。企业的命运与国家的盛衰始终联系在一起,企业对内担负着国家战略性、支柱性产业的发展重任,有的企业对外还肩负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功能,因此必须对国家民族有担当,才能不辱使命使中国制造在世界领先,使中国精神熠熠生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对中华民族革故鼎新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也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特征,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体现了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它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的进步潮流,是社会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中国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支撑,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性质,企业文化必须以弘扬中国精神为己任,确保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六,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文化自信决定了道路自信,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发展道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建立员工的文化自信,从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里的文化不仅仅是指企业文化,更多的是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只有员工达到对文化的高度自信,才能真正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内聚精神、外塑形象的目的。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我们应当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出发,按照当今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要梳理企业发展史,总结企业发展经验及发展成就,汇集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文史影像资料,建设企业历史展览室、荣誉墙,让员工真切感受企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对比企业的过去与现在,展望企业的未来与愿景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文化自信,把个人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企业共创未来。

第七,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满足员工的文化需求为宗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对企业来讲,这也意味着在满足员工物质需求的同时,满足员工精神需求。企业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不断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对企业文化建设来讲,也应该增强创新的活力,不断以新的形势、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一要拓展职业需求。员工最期待的是在职业上有所建树,这就需要努力改进培训手段,创新学习机制,拓宽员工接受专业知识培训的渠道与路径。让员工学习有平台、创新有舞台、进步有空间、付出有收获。二要丰富精神生活。新时代的员工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创新文体活动形式,丰富文化活动载体,主动走出去请进来,走近山川河流,走进民居田园,走进博物馆、艺术馆,让大家在亲近自然、欣赏艺术中释放工作压力。三要营造民主氛围。开展基层调研、广泛听取一线员工需求,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建议的企业文化,结合员工需要,开展歌咏比赛、读书演讲、摄影展览、诗词创作、趣味运动等活动,让员工有展示风采的机会,满足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自我实现的文化需求。

第八,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科技变革创新为依托。“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中国步入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也要依托科技变革创与时俱进。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企业与个人从简单的依附与绝对服从关系走向了人与社会、人与企业、人与人、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关联、彼此交融、互联互通的新时代。因此,过去强调员工单纯的服从老板及以老板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显然及已不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的企业文化应该要求员工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谁最了解市场、最了解客户,谁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资源调配权。随着企业管理流程化、机构设置扁平化、资源利用数据化的不断深入,企业每个员工的价值创造能力和效益被不断放大,市场也许因为一个人通过微信平台宣传,瞬间使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提升数倍。所以,在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中,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第九,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广泛吸收地域文化优秀成果。地域文化是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俗话说,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风尚。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资源风水、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地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地域文化一方面为地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与地域经济社会的相互融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增强地域经济竞争能力和推动的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广泛吸收地域文化优秀成果,深入开展地域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发展问题研究,把握地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掘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开发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促进地域文化与企业文化双向协调发展。

第十,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家自身涵养、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经济发展、社会价值观念等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所形成的凝聚力是企业发展持久不衰的力量之源。良好的企业家精神主要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及其责任意识。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企业家精神”的充分发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中国制造业之所以能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背后正是新一代企业家的兴起。实践证明,一个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的提出、建设与最终形成,其中企业家的作用最为关键。企业家是那些“能抓住机会引进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式,改进企业的组织机构,勇于承担风险的企业所有者或企业经营者”。企业家及其个人的文化价值标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资源配置决策和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家所具有的特殊的管理、组织和协调生产活动的能力,被称为企业家才能或企业家精神。可以认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精神始终是起主导作用的。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迫切需要企业家发挥表率作用、彰显工匠精神、勇于担当使命、自觉开拓创新,来解决当前文化落地中的突出问题,仅此而言,培养良好的企业家精神是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需要企业家行稳致远。

 

参考资料: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大特征 

作者:冯海波,来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网站 2017年11月3日

2.正确认识理解新时代的新特征

作者:胡永嘉 来源:《党建》杂志 2019年03月07日 

3.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与历史起点

作者:石仲泉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2018年02月26日

4.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作者: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徐伟新 来源:学习时报 2018年05月21日共产党员网

5.以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

作者:贾永芳 来源:求是网 2017年11月30日

6.“文化自信”的独特作用和重大意义

作者:荣开明 来源: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14日    

7.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与路径

作者:赵晓舟 来源:光明网-党建频道2019年08月16日

《企业文化》2019年9月号

编辑:AMY
大美陕西网
微信二维码官方
微信号
二维码
联系客服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