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民歌:秦巴深处传妙音 汉江沿岸秀风情

2019-03-16   来源:陕西宣传网 作者:紫阳故事

“三月三哪,上茶山哟依儿呦,姐妹采茶呀心喜欢哪,哟依儿哟,山山飘清香,处处好茶园”“姐家门前一树槐,手把槐树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儿几时开”……行走在紫阳初春的茶园里,悠扬婉转的歌声时不时就会传到你的耳畔,让人瞬间沉醉其中。

汉江中游,巴山北麓,地处陕西南部的紫阳县,自古以来便是有名的茶叶之乡与民歌之乡。来到美丽的山城紫阳,行走在古朴的石板街道,总有当地居民哼唱着民歌小调,缓缓走过你的身旁。不需请教谁,你便知这歌声只属于秦巴山水。

64006a419a411df3fb0d5c.jpg

传唱

传出劳动人民的心声

早已过耳顺之年的权春国对紫阳民歌的爱在当地是出了名的。他成长于汉江之畔,有关自己童年的记忆,近乎全都跟水有关。小时候跟随父辈坐于船头,听两岸山上和自家船上的歌声,紫阳民歌的元素早已融入他的身心。权春国后来的从业经历,也大多和紫阳文化有关,包括现在,他仍担任紫阳县民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

“紫阳人爱唱民歌,是浸淫在骨子里的深情热爱,只要一唱起民歌浑身就来劲,心中升腾起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权春国说。在劳作中滋生文化,在生活中衍生文化。山里人唱山歌是与劳动生活紧密相关的。紫阳有句俗话叫“一天不唱喉咙痒,两天不唱心发慌。”正如小调《歌声是心声》中唱的:“民歌本姓民,唱的是大众情。不唱不快活,唱起来看言行,歌声是心声。”

紫阳民歌的源头在哪里?因地域的封闭,紫阳民歌发掘较晚,已无从考据,但汉水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断裂。浓郁的地域文化与南北迁徙移民交融,形成北地南腔、南北融汇的民歌文化特点,衍生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花鼓词、风俗歌等品类丰富的原生态民歌。歌曲创作手法别具一格,歌名多以内容定,句式长短不拘,曲谱口传心授。紫阳民歌在传承中因地域文化、方言方音、表达内容不同,形成了“同源流民歌”。

20世纪50年代,紫阳民歌被省上的专家学者发现后,迅速红遍陕西,成为历次全省群众文艺调演的精品节目,并多次获奖。20世纪60年代,紫阳文艺工作者运用紫阳民歌首创了紫阳民歌剧这一新兴剧种,紫阳民歌剧被列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1975年,陕西省群众音乐活动经验交流会在紫阳召开,紫阳民歌成为全省民间艺术的一个典范。20世纪80年代初,紫阳文艺工作者大规模采风,采录到紫阳民歌及民间故事传说数千件,整理后编印民歌10册800余首、故事传说5册。2002年10月,紫阳县被原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省民歌之乡”,被省音乐家协会确定为“陕西省民歌创新基地”。2003年3月,紫阳县被原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歌)的称号。2006年,紫阳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紫阳县委书记赵立根说,紫阳民歌根植于紫阳人民生活,滋养着紫阳人民心灵,铭刻着紫阳儿女追求幸福、向往美好的奋斗历程,记录了一方山水的故事、文化和生活,是紫阳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艺术瑰宝。

传承

传出地域文化的精神

时隔多年之后,黄杰依然觉得,如果当初没有学习紫阳民歌,他也许现在还只是一名普通的“新生代农民工”。2009年,15岁的黄杰开始了外出打工生涯,当时他给自己的规划是赚钱、修房、娶媳妇。

“当年年底,我的中学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县上要举办民歌大赛,让我回来试一下。我当时想,反正回来玩也是玩,就抱着试一下的心态报名参加了,结果还不错,拿了青少年组的一等奖。”黄杰说。

获奖出乎黄杰的意料,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他优秀的嗓音条件引起了紫阳民歌手夏清华老师的注意。夏清华送他去专业学校学习民歌,并一字一句地亲自指导。

“一开始确实不太喜欢民歌那种调式,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好,民歌修饰音特别多,上下起伏得厉害,不断练习是最好的技巧。”学有所成之后,黄杰成为紫阳县民歌传播文化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开始了自己的民歌演唱之路。去年10月,在陕西省首届农歌大赛上,黄杰演唱的紫阳民歌《送饭调》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最终顺利晋级前十,荣获大赛“十佳歌手”称号。

黄杰的经历是紫阳县保护和传承紫阳民歌的缩影。近年来,紫阳县把紫阳民歌作为文化建设的“重头戏”,开展了民歌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的“五进”活动,编制了紫阳民歌学习教材,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接触紫阳民歌。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权春国和夏清华等人成立了紫阳县民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掘传承人等方式为紫阳民歌培养后备力量。包括黄杰在内的众多歌手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发掘的。

“很多外地人一提到陕西,首先想到的是陕北民歌信天游或者关中秦腔。所以作为年轻一代,我们有责任将陕南民歌发扬光大,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紫阳民歌、爱上紫阳民歌。我们不光是要唱出陕南,更要唱出陕西乃至全国,让人们了解到咱们陕西不光有信天游和秦腔,也有陕南民歌。”黄杰说。

权春国也抱有同样的想法:“为什么我们要传承紫阳民歌,我想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地域文化之魂。当提起刘三姐时,我们便想到广西;一提起黄梅戏,我们便想到安徽。紫阳民歌,是我们这一片土地的文化标识,不管外在如何变化,我们会一直坚守和传承下去。”

传扬

传出新时代的秦巴之音

曾经,随着时代变迁,紫阳民歌一度面临失传的风险。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紫阳人正在重新学习祖辈流传下来的民歌。

3月5日,在紫阳县职教中心,记者见到了正在给学生授课的夏清华老师。近年来,紫阳的修脚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修脚行业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修脚师纯收入超20亿元,为县域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夏清华的工作之一,就是在县职教中心给前来接受培训的学员们授课。在每轮为期12天的修脚技能培训中,夏清华需要用3节课共计150分钟的时间,教会学员们几首朗朗上口的当地民歌。

“紫阳民歌是咱们紫阳最好的名片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传承它。将来无论你们去哪个城市就业,我都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够将咱们紫阳民歌唱给你的顾客,唱给你在外地的朋友,甚至是自己一个人在外打拼累了,想家了,你也可以唱给自己听。”如此一般的开场白,尽管已经说了无数次,但饱含的却是夏清华的殷切期望。

这样的特色课程,让每一位从这里走出的学员除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技师外,也成为紫阳县“一张行走的文化名片”。伴随着当地产业名人郑远元开设在全国的4000多家修脚门店,紫阳民歌越来越被外地人所认识和了解。

除了普通群众的传播之外,近年来紫阳民歌也不断尝试走“精品路线”。去年12月1日晚,由安康市演艺影视公司历时3年倾力打造的紫阳民歌剧《闹热村的热闹事》,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举办的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陕西片区的开幕演出剧目,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上演。当天的演出中,唯美大气的舞台呈现、优美动听的民歌曲调、感人至深的剧情故事,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小菊评论道:“《闹热村的热闹事》满怀深情与诗意,成功地、艺术化地表现了现实农村发生的可喜变化,该剧对紫阳民歌剧艺术形式所进行的有益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在当前政府大力扶持戏曲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戏曲剧种顺势而起、借力生长的良好范例。”

 

编辑 / AMY     版权与免责声明  

大美陕西网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
陕ICP备2023006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