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延安行 子长情

2018-10-30   来源:大美陕西网 作者:文/高健 朗读/徐显亮

十几年前的停留,没能留下文字的记忆,已经成为一种憾事,这次在来子长,不能把它再留在下一次,既然来了,多多少少也该留下一点文字上的记忆,让我的孩子们了解子长,认识子长,记住这一片红色的土地,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子长无数先烈、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国革命的成功所做出的奉献、牺牲;对孩子们说子长人,讲子长故事,作为孩子们成长、工作的原动力,让它成为自己美好的回忆。

此次子长之行,同窗姑娘出阁,同窗相邀,同学们为缘、为谊、为情,西安、咸阳、延安、榆林、商洛、安康千里驰奔,云集同学们神往的地方,“西塞要径、边陲咽喉”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东征的出发点,抗日宣言的诞生地,土地革命后期曾为中共中央所在地,素有陕西“将军县”暨“红都”之美誉的子长县,三秦大地的同窗30三十余人,为了同一件事、为了同一个目的、为同窗姑娘的花缘酒,共同见证一段历史、见证百年好合的的盛事,可谓蔚为壮观;同时最为让人感动的是,远在异国他乡的同学新疆人也专程赶回,参加了同学姑娘花缘酒的盛典。

子长相聚为缘、情、谊、叙往事、同窗情,其乐融融、无限温馨,载有三十浓情,忆10950天前的故事。各自以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盛赞自己的家乡,讴歌祖国的变化,分享改革的成果,分享各自的奋斗历程,他们都像我一样,郑燮《竹石》诗中写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无论环境曲折或者恶劣从不低头,面对人生、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无论风霜雪雨、都自由自在、坚定乐观,战胜困难,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弹奏自己的生命乐章、描绘着祖国的春天,奉献青春、奉献热血、构建自我心中的大厦,可喜的是都小有建树,同学中不乏领导、能工巧匠、不乏工程师、技师、高级工程师、文人、骚客;为了同一目的在为祖国的强大添砖加瓦,为民族的大团结,甘愿做微尘、甘愿做使者,传播美好、播撒文明。

相聚子长,为了子长情,说说子长事,舌尖上的子长、吃不完让您兜着走,诸如:煎饼、凉粉、洋芋馒馒、洋芋擦擦、灌肠、碗砣、搅团、饸饹、杂面、黄煎、油糕、黄米馍……。同学赞美它们的小吃、以此为荣,到了此地才深深领悟到了,它确实有它的特点和独到之处,子长小吃品种繁多,风味独特、荤素相宜,清香淡雅、既能养生,又经济实惠、真是名不虚传也。听同学讲:子长传统小吃大约有上百种,加工方法有蒸、煮、炸、烙、烤等,以荞麦、土豆、糜谷等粗粮为原材料细作而成,其中煎饼和凉粉子长堪称一绝。不虚此行的同学们品尝了美小吃后,我想他们从此会改变对陕北、对子长的看法,陕北不仅仅是酒的故乡,歌的海洋,他更像人间美食的天堂…….

为了这份缘、更为子长情、我愿做使者、甘做铺垫传播美好事物,让这片红色的土地焕发更大的活力、充满昂扬的生机。子长,地处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上,广袤的土地、秀丽的山川、河流,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深邃隽永,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文化积淀深厚、魅力无限。它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创造力、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如今的子长县已有90个项目列入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子长唢呐、子长煎饼、子长刺绣、瓦窑堡的传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子长绿豆凉粉、子长酒曲、子长道情、子长剪纸、子长二鬼打架、子长唢呐、子长煎饼、子长刺绣、瓦窑堡的传说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子长秧歌、子长说书、子长布堆画、子长米黄等77项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晚间我和同学们,慢游在县城秀延河大堤两岸,遥望安定塔、穿越横跨的桥梁、勾勒出的是繁星闪烁、若明若暗,时而彩带连连、时而色彩斑斓、五彩缤纷,时而一条条彩虹映入眼帘,那美景、那心境、那种快乐、好似不在凡间、而在宫阙,城中的高楼大厦、标志性的建筑物,在城市灯光衬托下,如同海市蜃楼、树叶在水中摇曳、柳絮在水中飘飘、似梦境中梦幻的那缤纷的世界,让人美不胜收,美丽极了。我感叹它的美景、更感叹它子长今天可喜的变化,从一个子长县折射出的光芒,联想到伟大祖国变化,除了高兴还是高兴。

短暂的相聚不得不说再见了,再见之前共议明年新疆相见时的场景,再叙学子们一段未了余情,今日同学相送、相别、场景真是难舍难分。感谢子长人那么情深!

我替同学们说一声,珍重……珍重…..再珍重,珍惜一生缘,一世情,欢迎同学们到古都西安!大陕南(安康、商州)相聚忆人生,同学们互勉快乐每一天,平安一生!


编辑 / YIAN     版权与免责声明  

大美陕西网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
陕ICP备2023006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