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论坛第九期在西安淳风文化窑洞艺术村举行

陈仓:文学的创造性继承

2018-01-22   来源:大美陕西网 作者:忆安

     1月21日下午,“洞见”论坛第九期在西安少陵原畔淳风文化窑洞艺术村举行。论坛由洞见召集人、长安区作协主席初玄主持,著名杂文家、诗人、作家陈仓先生担任主讲嘉宾。他以“文学的创造性继承”为主题,讲述了“芳华易逝,种子犹存”、“蓄锐养精,生机待发”和“丢失的种子会发芽”三个部分。

     论坛会上,陈仓先生说:“百年以来,对文学传统和传统文学,人们有两种尖锐对立的态度:一是彻底否定,彻底砸烂,崇洋创新;二是推崇国粹,绝对继承,容不得新生事物。在我看来,这两种极端态度都是偏颇的,不可取的。我的文学主张是创造性传承。科学无国界,文学也无国界。对待先人、前人、外国人、外族人的文学成就,应当有全然接纳的姿态,谦虚谨慎,虚心学习借鉴的态度,评价异质文明,不极端,不封闭,不媚外,不排外,保持开放的姿态对待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传统。同时,要坚守和传承全人类的文学共识、艺术规律,不能把好的技艺,基本的规则丢了。例如,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个共同点,诗歌都是韵文,诗歌的创作和翻译,有必要注意音韵。小说无论怎么写,有三个最基本的评价标准:故事具有传奇性、文学造像逼真、语言文字精彩。散文无论谁来写,写什么,人在情境中!事情总在环境中,作品必须反映世道人心,注意情境、意境、语境,空穴来风要不得。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文体,文学即人学,以人为本,关注人类的精神困境,怀抱理想主义情怀,这是基本的文学共识。关于人的特征,尤其是人性,学术界有多重立场观点,大体上看,人性好比万花筒,人性的幽暗与人性的光辉同时存在,这是共识。作家写人性的幽暗,要有所节制,点到为止,适可而止,不宜过度黑暗,遍地鬼怪,导致阅读者绝望。写人性光辉,要写出残缺之美好,缺陷之善良,不能造神。对人性和人情世故,要保持必要的同情理解,不要无限上纲。”

     他还谈到,作家要健康成长,持续的学习修炼与艰苦卓绝的创作并重。学习过程是知识输入,广泛学习各种有益的知识,首先打通文史哲基础,兼顾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立体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将自己通才化。写作过程是输出,创作的精髓在于创造,创新,借鉴不抄袭,模仿不重复,尤其不要重复自己,重复教科书文本,重复老师们的套路。重复老调子,那就不叫创作,叫制造、翻唱。文学活动、文学作品传播要与时俱进,当下,我们要积极应对载体革命的机遇与挑战。利用好新载体、新媒体和新的传播方式。

     休息间隙,洞见另一位召集人终南埙社社长明心先生演奏了一首埙曲,曲罢余音绕耳,让人久久回味。

     下半场,陈仓老师和著名作家史飞翔、王渊平、陈嘉瑞、马雅静等谈了自己对文学以及社会人生的认知和观点,也回答了部分听众的疑惑。个个精辟独到,让许多人感觉脑洞大开收获良多。听众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当然也有不同的解读,陈嘉瑞先生说,只要不触及诋毁人格的底线,可以有相左的意见,这样才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正如主持人初玄先生所说,每一次遇见,都是美丽的邂逅;每一次邂逅,都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在少陵原畔感受这里先贤先哲的灵气,通过对古人思想批判的继承,听一次论坛不是目的,从中有悟,才是真谛。不唯释儒道,但求生命的本真。只要您有真知灼见,或新颖或独到,哪怕一管之见,欢迎您来洞见开坛,这里就是一个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欢迎相约洞见论坛,相约少陵原,有了你的共同参与,才会更精彩!

     据悉,主讲嘉宾陈仓为首届鲁迅杂文奖金奖得主,中国寓言文学第六届金骆驼奖金奖得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曾任陕西杂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协杂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碑林区作协副主席。

     截至目前,已发表各类作品470余万字,作品见于《人民日报》、《南方周末》、《讽刺与幽默》、《西安晚报》、《南方日报》、《杂文月刊》《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60多家报刊,先后在11家报刊开设专栏。杂文作品连年入选中国年度杂文精选,寓言小小说作品转载广泛,获得10多项全国性杂文、散文、随笔、小小说征文奖。一篇寓言作品入选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三篇作品入选教辅材料,荣获第11届全国微型小说(小小说)年度评选三等奖。出版《新隆中对》、《明镜高悬》等4本散文杂文随笔集,《谝闲传》等3本寓言集。

编辑 / YIAN     版权与免责声明  

大美陕西网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
陕ICP备2023006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