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腔活态传承需要人才 90后秦腔演员乐观看待(2)

2018-01-08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路洁 闫文青

  >>表演传承

  第一个故事:“老伙伴”一起复排《双锦衣》

  老一辈秦腔艺术家年纪越来越大,他们在本可以安享晚年的时间,却发现有一件事情迫在眉睫,且必须亲力亲为,这就是秦腔的传承。

  年近八旬的秦腔艺术家王芷华回忆起和12个“老伙伴”一起复排秦腔传统剧目《双锦衣》时的情形,眼睛里依然闪烁着动人的光芒。从9岁进易俗社学秦腔至今,王芷华说她一辈子就只做了唱秦腔这一件事,到了老的时候能在自己手里将秦腔传承下去,“满足、值得、骄傲。”

  一开始秦腔剧院的领导找到王芷华复排《双锦衣》的时候,她心里是犹豫的,“太复杂,剧本很繁琐,各行当需要的人很多,工程浩大”。但一辈子学戏、唱戏、教戏的王芷华知道,如果再不开始复排传承,很可能以后的人就再也看不到这部戏了。于是王芷华提出成立传承小组,“秦腔剧院的领导同意了,让我选人。”就这样,一支由年纪最大79岁、最小72岁的退休秦腔艺术家组成的复排小组成立了。

  传承小组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部大戏当年经过修改后的剧本没有妥善保存,油印的本子残缺不全、字迹模糊,录像带年久消磁,人影模糊。首要任务得先整理剧本。2014年春节期间,王芷华牵头,张咏华、孙利群参加的剧本整理小组,在青年导演同莎的协助下展开前期工作。

  2015年3月14日开始,《双锦衣》的传承复排工作热火朝天地展开,“那一阵子的易俗社真的恢复以往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台上台下、院子里屋子里都是人,有的穿着厚底、有的扎着大靠练功。”王芷华说,既然当了传承老师,就一定要把毕生所学都教给学生,“传承必须要口传心授,老师把自己几十年的经验都教给学生,这不是看看教学录像就能完成的。我们要传承的不止是一部戏,是一种教化,更是百年易俗的一种精神。”

  第二个故事:90后秦腔演员乐观看待传承

  朱曼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一名90后秦腔演员,主攻刀马旦、小旦,师从秦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友仙。

  对于秦腔的传承,作为一名青年演员,朱曼从平日一点一滴的功夫做起。她现在每天到老师马友仙家里去上课,学习继承马友仙的经典剧目,老师身体好的时候就会到排练场,一招一式进行指导,“传承秦腔,作为我们年轻演员来说,首先要扎实地练好基本功。戏曲讲究的是‘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更进一步完成角色塑造;其次是要虚心学习,向前辈艺术家们不断地学习,继承好秦腔传统的、优秀的东西。同时要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提高我们的综合艺术修养。”

  当红明星粉丝簇拥,自媒体甩出《如何让你月薪过5万》的耸动标题,这些对于年轻人都是极大的诱惑,如何耐得住寂寞成为秦腔人面临的考验,“现在的社会是很浮躁,诱惑也多,有段时间,在排练场反复练习的时候,感觉很枯燥乏味。但是我们这个行业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一颗持之以恒的心。”

  对于很多人担心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秦腔表演,朱曼倒是没有那么悲观,“每一代人都会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就我们秦腔来说,西北五省上百个专业秦腔院团,每个团都有年轻演员,这是一种工作,更是我们奋斗的事业。一种传承的使命在我们肩上。我们同科的同学也遍布西北五省的很多院团,现在都是很优秀的青年演员。由于体制改革等因素改行的同学,我们依然联系着,聚会聊的更多的还是秦腔。”在朱曼看来,很多年轻人正在开始喜欢秦腔,“剧场演出能看到很多年轻人的身影,我相信随着艺术不断创新,秦腔会吸引更多人关注。”

  >>欣赏传承

  第一个故事:海内外学子进剧院

  而易俗社三次和燕京学堂牵手,让国内外学子通过对易俗社的实地调研和课程学习,感受到“千年大秦腔、百年易俗社”的独特魅力。惠敏莉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介绍了中国文化活化石——秦腔的发展起源、风格流派、演员构成、表演形式、代表传承人物以及中国百年老社易俗社的发展变迁等内容。秦腔体验互动环节这些金发碧眼的各国学子通过剧场观摩、学习表演、试穿服装等体验环节,感受到了秦腔的独特魅力,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惠敏莉表示,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希望能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秦腔介绍给学子们,帮助他们了解戏曲,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第二个故事:秦腔巡演首开先河

  2017年,梅花奖得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演员李小锋开启了“秦韵锋光”全国巡演,这是第一位秦腔表演艺术家像歌手一样开启全国巡演。

  从深圳启幕,一路在甘肃兰州、北京、山东青岛、宁夏海原、甘肃会宁、甘肃静宁、陕西宝鸡、安徽长丰巡演,所到之处,受到当地观众和戏迷的热烈欢迎。李小锋秦腔全国巡演采用“一加一”的模式,即一场讲座加一台戏。不但有传统的专场秦腔演出,还有“秦腔美学”大讲堂,李小锋与戏迷近距离双向深入交流。因为在李小锋看来,秦腔需要传承,观众也需要:“秦腔虽然古老,但是秦腔的传播手段不能古老,要创新,要和市场接轨,才能有更大的影响力”。

  第三个故事:节奏变快了,舞美更好了但传统不能丢

  作为一门舞台艺术,现在的秦腔与传统秦腔相比,还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在舞美上,舞台两侧有了LED提词屏,显示着舞台上演员的唱词,这解决了很多年轻观众听不懂唱的是什么的问题,“以前的戏大部分都是3个半小时,现在基本都是在2个小时10分钟左右,节奏加快了,更符合现在人的观看习惯。现在演员的扮相也要比以前精致很多,我们化妆都很注意,很细腻,很吸引观众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演员朱曼说,“秦腔的创新一定不能失掉传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一失去传统就没滋没味了。”

  60岁的陈先生是骨灰级戏迷,他和退休的老同事们如今最大的乐趣就是去看戏,前几年因为在外地工作错过了《西京故事》最轰轰烈烈的时期,后来终于有机会补上,他觉得心满意足,“《周仁回府》《铡美案》,这些折子戏爱看,《迟开的玫瑰》《西京故事》这样的新戏也爱看,陈彦的剧本确实写得好。”去年在中国第十一届艺术节上,陈先生又看了惠敏莉主演的《易俗社》,“唱得好,舞台的表演形式也很新鲜。好看。”老一辈戏迷更重视的是唱功,“很多老戏我们都背过了,一遍一遍看就是品,我们看完还会互相点评,看看今天这个演员唱得咋样。 小时候听父辈们哼唱过的一些传统戏,现在已经没有人能演了,这些戏如果能排出来,老戏迷们还是很愿意进剧院听戏。”陈先生表示,对于舞美的升级,他们也能感受到,“现在的舞台确实比以前更好看了,看起来也很过瘾。如果唱得不行,那还是不行。” 华商记者 罗媛媛

  秦腔艺术特点

  >>唱腔

  秦腔以关中方言语音为基础,特别是泾河、渭河流域的语言发声为“正音”。按各类板式唱调以及器乐曲牌在调式上的归类,秦腔唱腔分为“欢音腔”(也叫“花音腔”或“硬音腔”)和“苦音腔”(也叫“哭音腔”或“软音腔”)两大腔系。“欢音腔”多表现欢乐喜悦、激昂豪放等方面的情绪。“苦音腔”则长于表现悲壮凄楚、哀怨愤懑等方面的情绪。

  >>角色

  秦腔的角色有“四行当十三门二十八类”之说。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共计十三门。四生一般以年龄为依据分老生、须生(正生)、小生、童生(幼生、娃娃生);六旦一般以老旦、正旦(青衣)、小旦、花旦、武旦、媒旦的说法比较常见。二净一般指大净、毛净。十三门下还有更多分类,比如老生分安工老生、衰派老生、靠把老生等;小生分雉尾生、纱帽生等;老旦和正旦分挽袖青衣、蟒带青衣等;小旦分闺门旦、刀马旦等,各门角色都有独特的风格和拿手戏。演唱时多角重唱,所以也叫做“唱乱弹”。

  >>脸谱

  秦腔的脸谱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和美观,颜色以三原色为主,间色为辅,平涂为主,烘托为辅,极少用过渡色。在显示人物性格上,表现为红忠、黑直、粉奸的特点。格调主要表现为线条粗犷,笔调豪放,着色鲜明,对比强烈,浓眉大眼,图案壮丽,寓意明朗,性格突出。在陕西武功境内出土的明代“康海脸谱”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秦腔脸谱。各路秦腔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秦腔脸谱。

  >>唱词

  传统秦腔唱词结构是齐言体,常见的有七字句和十字句,也就是整出戏词如同一首七言无韵诗一样排列整齐。和唱词相对应的是曲调,秦腔板腔音乐结构可以归纳为“散板——慢板——由中板而入于急板——结束”的过程,即打板节奏从慢到略快、快、极快、结束以前的渐慢、最终结束的过程。演唱者根据这种循序渐进的节奏,层层推入地展开故事情节。那么如何来改变节奏的快慢呢?这正是秦腔唱腔“板路”起的作用。秦腔属于板式变化体剧种,有二六板、慢板、带板、垫板、二倒板、滚板等六大板式。艺术家就可以根据剧情需要,使用不同的节奏来表达情感。

  >>伴奏

  秦腔曲牌分为弦索类、击乐类、唢呐类、笙管类、海笛类、套曲类共6种。所用的乐器,文场有板胡、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扬琴、唢呐、海笛、管子、大号(喇叭)等;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梆子等。秦腔中最主要的乐器当然是板胡,其发音尖细清脆,最能体现秦腔板式变化的特色。 华商记者 路洁 摄影 闫文青 陈团结

  传承,让秦腔这门古老的艺术得以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但更重要的,是要为古老的秦腔寻找到与新时代结合的秘钥,寻找到源源不断的新观众,这样它才能有鲜活的生命力,而不是成为“奉在高台”的文物。

  创新,秦腔在摸索前行

  2016年10月15日,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上,由渭南市秦腔剧团、澄城县剧团等基层院团排演的秦腔现代戏《家园》作为开幕式演出剧目亮相,《家园》以陕西紫阳的真实事件为素材,讲述了特大泥石流吞噬了一座村庄后,村民们重建家园的故事。开场就是大场面,在一个暴雨如注、电闪雷鸣的夜晚,巨大的山石夹杂着泥土滚落而下。顷刻间,房子消失了,村子被夷平了,舞台上从天而降的“巨石”和“雨水”,让老戏迷觉得很稀奇,惊呼“像看了一部电影大片”。《家园》在舞美上的“写实”,受到好评的同时,也一度被质疑:缺少了虚拟化和写意性,戏曲还是戏曲吗?对此,《家园》导演石玉昆表示:“我们并非反对戏曲的虚拟和写意,但虚拟和写意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虚和实,无所谓哪个好,哪个不好,最重要的是哪个更适合表现剧情、塑造人物。时代在发展,观众审美在改变,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

  2016年1月,大型秦腔文献剧《易俗社》开排。导演卢昂借鉴西方文献剧的叙事体方法,通过剧中人物关震易的幕间讲述,将女主人公林梦云30多年追随易俗社,最终成为秦腔界中第一位女演员的动人故事,和易俗社的重要历史事件两条线结合,加上认真遴选的海报、易俗社社规、历史报纸等资料的多媒体展示,讲述了从易俗社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37年的历史。而在舞台表现形式方面也做出创新,独特的舞美设计融汇了大量的舞台装置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台中六座以易俗社小剧场为原型设计的“楼台”,生动还原了易俗社的建筑特征,组成不同的舞台场景。《易俗社》共设计了“实”与“虚”两条线索,“虚线”由演员在舞台呈现,“实线”则通过一道15.5米宽、8米高的无缝纱幕,以投影的方式,将易俗社百年变迁中的珍贵影像资料,在幕间换场时予以呈现。

  此外,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排的现代戏《西京故事》曾轰动一时,多次进入各地高校巡演,荣获文华大奖等多个奖项;根据贾平凹同名小说改编的秦腔《带灯》,为主演李军梅捧回了文华奖。秦腔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在不断用新的内容丰富着自己。

编辑 / AMY     版权与免责声明  

大美陕西网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
陕ICP备2023006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