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莹:巾帼英雄的大匠风采 航空梦托举伟大中国梦

2017-11-21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康乔娜

     1973年8月12日,薛莹出生于西安一个从事飞机制造业的家庭里。小时候,她常听父母讲述新机研制中感人的故事,受航空文化的熏陶,随着年龄增长,薛莹的“航空梦”也渐渐觉醒。“一定要造出世界一流的飞机,不能让外国人瞧不起。”于是,薛莹开始了她逐梦的旅程。
 


图片来自:中国青年网

     让世界享受中国人的航空制造

     1992年12月,从技校毕业的薛莹被分配在西飞国航总厂航空制造装配铆工的岗位上,承担着世界一流波音737-700飞机垂尾前缘组件的装配任务。该组件长7.2米,位于垂直尾翼的前迎风面,由四段马鞍形镜面蒙皮对接装配而成。由于它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因此产品质量要求非常高。

     工作以来,薛莹以女性特有的韧性和细腻,尽职尽责,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确保了研制按节点完成和批产高质量交付。多次攻关满足了波音代表提出的项目研制节点和高技术条件要求,赢得了行业内和国际用户的高度赞誉。

     “为世界插上翅膀”,“让世界享受中国人的航空制造”。这是薛莹和她的制造团队一贯秉承的理念。2005年,国航总厂命名薛莹带领的“波音737-700垂尾前缘班”为“薛莹班”。

     班组成员大部分是年轻女工,家里基本是上有老、下有小,按常理女人要承担更多的家务。而她们的工作格言是:“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工作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据了解,薛莹所在的班组自1998年9月成功交付首架波音垂直尾翼起,截止到2017年5月已交付5000多架份垂尾前缘。

     班组成员们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镜面蒙皮,零件区内的前缘组件犹如一件件艺术品,细腻平整、富有光泽。薛莹说:“保证每一个细节的完美落实,是班组的核心使命。”在全球航空工业高精尖技术挑战面前,风华正茂的薛莹和她的姐妹们将智慧和专注,倾注在她们亲手装配的产品之中。经过长期的探索,薛莹班总结出一套“班组轮值质量控制三步法”。她们制造的产品被波音批准质量免检,被波音授予“用户满意员工”荣誉证书。

     匠心独运的“技能专家”

     “保证每一个细节的完美落实,是班组的核心使命。”薛莹对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以身作则,细心传授做好传帮带。她先后带出的5个徒弟,现在都已成为了生产一线的骨干,班里先后涌现了8名公司级以上的各类先进工作者。

     薛莹在技术工作上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对工艺方法工艺流程等经常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在完善工艺流程的同时,她还总结了一套复合材料钻孔锪窝技术,消除了因操作而造成的复材孔缺陷故障。

     在出色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的同时,薛莹总是不忘从工作中总结经验,寻找途径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波音737-700垂尾前缘装配质量攻关被列为总厂重点项目,从第400架份以后,外商不允许有任何程度的打磨,这对薛莹她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经过三个多月对锪窝钻、窝头、钻头等工具进行改进,对工件采取保护措施,无数次日日夜夜的试验,“薛莹班”最终达到了不划伤产品的要求,使产品质量与进度有了保证,同时生产效率提高25%。

     此外,薛莹组织技能大师成立了技能大师创新工作站,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技能传承活动,解决现场瓶颈问题,培育“工匠大师”。波音公司代表提出用小于5磅的推力,使重达60多公斤的前缘组件上300多个螺钉孔完全和前梁上所有孔同心。在她的主导下,成立攻关小组,对每个前缘组件反复拆装,一天在5台不同工装间上抬上抬下30余次,最终通过40个日夜的实验,达到了用户质量要求,实现了用一个手指的力量就能把前缘装配到垂尾上,赢得了波音公司的赞誉。

     薛莹说:“我只是一个小小的音符,只因与航空人共同合奏航空工业大发展的交响曲,才升华了我存在的意义。”薛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工匠精神”,用自己的“航空梦”托举伟大的“中国梦”。 

编辑 / AMY     版权与免责声明  

大美陕西网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
陕ICP备2023006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