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黎:同样的世界 异样的风景 做精神的贵族

2017-11-21   来源:阳光网 作者:韩文韬 王孟颖

    近日,《阳光报》记者专访了陕西著名作家安黎。这是一位被誉为“思想的王国,语言的石匠”的作家,他的最新著作《别样的发现——安黎精短散文汇集》刚刚出版发行。安黎的文字完全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那种温情脉脉的、平面化的描写,而是撕开那种温情脉脉的面纱,直奔思想精神的内核,简洁的描写有着深远丰厚的象征意义。

    阅读是我最强有力的写作支撑

    阳光报: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当作家的梦想?

    安黎:  一次偶然的机会,上小学三年级的我读到了革命小说《高玉宝》。这是我文学的萌芽期,当时读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主人公,产生了很强烈的共鸣。从此以后,我就着了魔一样狂热地爱上了阅读,发疯一般到处找小说读。初中的两年时间,我就读了革命小说、外国无产阶级书本等20、30本书。

    高中时候,我写的作文《我最熟悉的人》被摘抄上了学校的黑板报。当时一个学校就只有一个公开展览的黑板,平时就是写通知、公告之类。突然出现了一篇作文,大家就都在议论‘他是谁啊?哪个班的?写得比浩然还好!’。那篇作文对我是一种激励,让我萌生了想当作家的念头。

    阳光报:对于爱好文学写作的青年,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安黎: 我在写作之路上最大的助力,就是阅读。我的阅读范围涉猎黑格尔、康德、弗尔巴赫、孟德斯鸠、萨特……种类涉及心理学、历史、意识、宗教、民族及特务等各个方面。

    只要是世界一流的书,不管是古典主义、现代主义,无论是中国的、外国的,历史上能提到的书,我都会穷尽所有办法把它拿到手。

    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成都的时候,为了读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我给那户人家挑了一下午粪。最后,他终于肯借书给我了。说起阅读的习惯,对我来说必不可少的就是那支笔,如果是我自己的书,我就直接在上面画,画出很多自己认为有用的语句。希望爱好文学写作的青少年们,可以通过我的经历获得一些经验。

    同样的世界,给读者呈现出不同的风景

    阳光报:散文集《独特的发现》的名字有什么寓意?

    安黎: 同样的世界、生活、物质、人,作家需要用不同的眼光、解读,才会给读者呈现出不同的风景。我对散文的要求首先是耐读,作家要去掉陈词滥调,经得起读者反复阅读,;其次是要用真挚的情感来牵引读者。这里就一定要提到文学的真,一方面表现在写东西的真,真实逼真;另一方面,用情怀的真,来真诚地面对读者,一定要做到像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样。

    阳光报:您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看法?

    安黎: 第一,我不愿与任何人雷同。大家都说过的话、叙述过的理,我不想再去阐述,我想让他更加个人化,更加有新意,成为充满个人化的新视角、新道理。第二,作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应该是把所有物体当做生命来解读,不是冰冷地描写。作家应该以生命、人性、人道的立场看待万事万物,心怀善良、真诚、悲悯情怀,这才是写作的价值尺度。

    阳光报:您对于“作家”这一职业有什么感悟?

    安黎: 我认为作家要能达到“作家四境界”:生活境界,它的追求是真,大量的真实生活场景,作品才会有鲜活感;艺术境界,讲究作家笔头娴熟,运笔自如的状态;思想境界,则要达到求异求新(异是个人化的观点,新指的是更容易被读者所理解的观念);人格境界,主要是求善,读者可以通过作品感受到作家的人格魅力。

    阳光报:您认为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什么?

    安黎: 写文不在乎字数多少,而与作家的境界、视野紧密相连,在于能否点通事物的本质。作家要划开事物的表面,对本质进行深入地挖掘、勘探,才会有新的发现。要达到这些高度,我认为,作家必须要读很多书,才能看到别人眼中不一样的世界,常人难以企及的思想高度。除此之外,还需要有艺术的高度,这个就需要讲求语言的魅力。我认为,作家甚至要做一个心理学家,懂得把握读者的心理,在文章提笔处就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吸引力。同时,语言的魔力在于推敲每一个文字,通过缜密的叙述,严格的字词把握,让文章自然地流露、表达,实现浑然一体。

    我想当一个贵族,做一个精神的贵族

    阳光报:生活中,您是怎样的一个人?

    安黎: 文学中,我的作品以宽容、爱为基调,真诚地面对读者。生活上,我是一个善良真诚,朴素自然节制,与人友善的人。我想当一个贵族,不是生活上的贵族,而是精神上的贵族。业余时间里,我担任免费的心理辅导,教育感化了十余名“社会不良少年”,把几个孩子从监狱里拉向正常的人生轨道,让他们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成为一名好学生的快乐,感悟文化知识的魅力。

编辑 / AMY     版权与免责声明  

大美陕西网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
陕ICP备2023006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