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凭什么认为我会输?

1970-01-01   来源:大美陕西网 作者:大美陕西网

       开年以来,摩拜单车没有闲着。

       上个月,摩拜宣布再次获得D轮后的新融资,新引入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的股权投资。根据公开报道算下来,摩拜单车累积融资超过3亿美元。

       如此看来,想要短期之内结束共享单车领域的战争,或预判结局,都很困难。

       无论何方胜利,这都是一种关于“模式”的探索。尽管不少人看衰摩拜的“重”,摩拜并不在乎,在今年1月,他们仍在向“重”加码,和富士康合作开辟生产线。

       我们可以听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在接受专访时是怎么说的。

       不知各位混沌粉是否发现,混沌君也在学着向“重”加码,我们未来会增加更多的原创专访内容,希望能提供更多的课外延展。

       王晓峰在混沌研习社讲课的时候,有人问到了摩拜与ofo的对比。主持人给了一个台阶:“这个问题比较尖锐,你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

       王晓峰的第一句话是:“如果我不回答,不就认怂了吗?”

       对于竞争对手,他没有说太多,把语言更多地集中在如何优化自己的产品上。他说,公司成立的目标不在于干掉对手,而是让更多的人来骑车。

       在后来混沌研习社对王晓峰的采访中,这个话题终究没有被绕过。谈及共享单车,几家公司总会被拿出来比一比。宏大而温暖企业目标与激烈的行业竞争相比,或许,后者对人们更具吸引力。

       王晓峰认为:现在还不是谈论这个的时候。

       但在“难道就不怕被竞争对手超越吗”、“不担心类如滴滴这类更大的公司强占市场吗”这样几轮问题的攻势下,王晓峰“不认怂”的一面展现出来。

       他认真地说:请你把共享单车领域的企业排一排。品牌知名度谁更强一点?用户基数谁更大一点?团队人才储备谁更优?政府关系谁有点基础?扩张城市谁数目基数打得比较牢?拥有车辆总数谁多?资金融资金额谁现金流更好?国际市场探索谁稍微领先?对供应链条的把握谁更强?

       每问一个问题,他都停顿一会,等待回答。

       最后,他说,我几乎在每一个方面都没有明显劣势,综合优势不比人差,凭什么认为我会输?

       “别人能抄我,我却没法抄别人”

       2016年进入到下半年,共享单车领域进入了第一轮“井喷”时期。不仅仅是摩拜,ofo、小蓝、优拜、骑呗等数十个企业都在积极争抢这同一池“春水”。网友惊叹,为了区别不同的单车,“颜色都不够用了”。

所谓资本寒冬,在共享单车领域如同谎言,各家投资机构“杀红了眼”。

       最抢眼的就是摩拜和ofo。

       来自网络的数据,ofo已经完成6轮融资,从900万元人民币上涨到1.3亿美元。在未来的新一轮融资中,ofo的目标是1.5亿美金。摩拜完成D轮融资,从A轮的数百万美元到累积融资超过3亿美元。

       王晓峰不喜欢回应这种比较。市场却很喜欢。作为共享单车领域的“两大玩家”,摩拜和ofo时常并列出现在媒体上。

       投资人们也没有放过放话的机会:去年九月,ofo的投资人之一,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朱啸虎在朋友圈中表示,ofo和摩拜的战争将在90天内结束。

       两天后,摩拜单车的投资方之一熊猫资本的官方微细宣言:“打个赌!年内ofo若能超过摩拜,熊猫合伙人国贸裸骑”。

       但朱啸虎不看好摩拜理由的,的确是摩拜最常被人指摘的“硬伤”:成本高。朱啸虎认为,低成本才是在如今互联网时代存活下来的第一王道。

       成本的高低是相对而来的。摩拜属重资产模式,自建车厂,自行研发,外界估算摩拜单车的成本5000-6000。而ofo的自行车要简单得多,统一标格的普通自行车:“摩拜布一辆车,ofo可以布10辆”。

       事实上,王晓峰也认同“轻”是互联网创业首选:“借几百万辆车,服务几百万人,这多轻,多简单,互联网的人都是这么想的”。

       但是他觉得这样的算法忽略了损耗率和折旧年限,并不成立。

       如果用“有效成本=单车投放成本/(1-损耗率)*折旧年限”这个公式来计算,会发现,质量低下的单车尽管制造成本低,但是损耗率高,且折旧年限短,所以有效成本通常会大大高于摩拜单车。

       所以,摩拜越做越“重”了。

       “你们这些创业的,到时候倒闭了,我们还得帮你们收车”。这是最初摩拜单车寻求和政府合作时,被当地政府部门立的“下马威”。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

       2007年,中国引入公共自行车,接连在北京、武汉、杭州等大城市展开试点。结果却颇受冷遇。大量公共自行车闲置街头。

       一辆自行车占地一平方米,可以想见,大量闲置的自行车将占据多少公用土地。

       摩拜希望自己的车,可以不必如此:

       不会生锈,烂在马路上;不会天天掉链子、断车条,车胎漏气,需要维修;车型最好普罗大众,男生、女生、高个、矮个都可以骑。

       一个要求接着一个要求,最终等同专门定制,代工厂商应接不暇。数十年维持现状的产业,适应不了突变的节奏:“我过去二三十年都是这么做的,你提的要求不合理”。

       “我说我想要一个一分钟可以把车轮拆下来的设计,没有人理你”,王晓峰的讲述中,充满了自行车零件,最终,这种漫长的沟通定制,转化为自建工厂,自行研发:“连狼狗都是我们自己的”。

       原创注定痛苦“好多东西没有办法抄。别人可以抄我,我却没有办法抄别人”。摩拜的可调节车座,灵感来自于可调节的办公椅;没有辐条的轮胎设计,受惠于汽车轮胎的启发。

       “这个世界还是挺辩证的,选择重资产模式,也会有些没有想到的好处”,王晓峰说,“比如你研发团队磨合好了,新的设计就会很快,要一个什么功能,他们很快就能做出来。不是说重资产就不行,重资产还有壁垒呢”。

       王晓峰还开玩笑地补充了一点:对于投资人来说,他们每天看着这些车,知道自己的钱花在哪,“这多踏实啊”。

       投资人的确很满意。愉悦资本的创始人刘二海,摩拜单车的首轮投资人之一,他在混沌研习社讲课时,也提到了轻重资产的问题,他这认为并不重要,还是要看商业本质。

       尤其是摩拜单车的“物联网”思维,大受刘二海的认可:“太有价值了,否则车放哪儿都不知道,车被用户拿家去了你也不会知道”。

       提起通过APP对用户的数据追踪,王晓峰的语调也会兴奋得高昂:其他人只能靠猜,而我们有能力观察供需之间的平衡点——到底需要生产多少辆车,什么地点需要多布置车辆,什么地方不需要那么多车,我们都可以有效控制。

       “你现在问我颐和园周围有多少辆车,我马上就能告诉你,不用派人去数”,王晓峰将重点放在了这句话:“我们是个技术公司”。

       “你不怕我是骗子吗?”

       不管共享单车多么热乎,“自行车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了,这不是担心,这是事实”。王晓峰答得很坦然。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漫大街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已经成为过去,永久二八大杠自行车也成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永久回忆。自行车,正在从交通必备工具,成为一种“怀旧情怀”的寄托品。

       中国的自行车销量正在出现断崖式的下降,有的自行车商铺的下降幅度甚至达到50-60%。捷安特、美利达、喜德盛,以及美国、西班牙等进口的自行车品牌都在2016年出现了全线性的大崩溃式下降。越高端的自行车销量下降的幅度越大。

       “自行车越来越少”,王晓峰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汽车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贪图安逸,自行车这个行业“就是这样了”。

       但对于自己正在进行的“自行车事业”,他觉得,这是不同的概念——不是人们不再需要自行车,而是人们不再需要现有的骑车模式。

       即使是自产自行车,尤其是在今年1月与富士康合作之后,摩拜单车的总年产能可超过千万辆,单纯地售卖自行车,已经不会是摩拜的选择。

       对于王晓峰来说,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原来也有好几个不错的车,但是放在家里占地方,也不是天天都骑”,王晓峰用自己的经历阐述这其中的原因——去办公室,自行车还要走客梯;加班到深夜,很累了直接打车,第二天又没有车骑。

       但事实上,车还是需要骑的。

       “有一次我去上海新天地请人吃饭,那里特别绕,我走来走去,怎么找都找不到,烦躁得不行。一怒之下到外面找了一辆摩拜,骑到新天地里,找到店我再骑出来,自己走过去”。王晓峰回忆起那段经历,“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这个感觉。

       2016年年初,在朋友圈、微博上,“小橙车”声名鹊起,验证了王晓峰的这种感觉是具有共性的。

       自行车被认为是一公里内最佳交通工具。摩拜单车打出的“最后一公里”口号,不仅契合了这一特点,也满足了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无法覆盖的空缺。

       人们为什么不再骑车了?因为冷、不方便、不安全、空气不好。

       摩拜的想法,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有一辆自行车,不需要大家去维护,也不用操心会不会丢,想骑就骑,不想骑就放一边,使用价格是公交车的一半。那么,是可以让大家重新使用自行车的。

       而且,这辆车还要有别于公共自行车,不需要到固定的站点和停车桩去取车和还车。摩拜将这种摆脱停车桩的模式定义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模式。

       智能开锁,GPS定位,无桩停车,外表靓丽,又能满足大众痛点。在未经广告推广的前提下,摩拜的迅速扩张在王晓峰看来,仍是预料中的事情。

       尽管摩拜自行车刚刚推到市场时,全部员工下场“地推”,摩拜单车一周的骑行次数不到70次,每天下班后全体员工都要开总结会,焦灼于不确定的市场和不确定的未来。

       但王晓峰清楚地记得,他在“地推”时碰到一个年轻姑娘,听了他简单地介绍,姑娘毫不犹豫地交押金、开锁,利落程度让王晓峰不敢相信:“你不怕我是骗子吗?”

       姑娘回答:“第一,299块的押金不算高,付得起;第二,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你要是骗子,我告死你”。

       几句话让王晓峰留有深刻的印象,这个穿着橘红色外衣的姑娘,让他感叹:时代的确不一样了。

       “现在哪里有什么竞争?”

       皇帝不急太监急。

       外界对摩拜发展沸沸扬扬地争论与预判,王晓峰下了这样定语。

       有评论人认为,与ofo模式相比,摩拜的重资产模式在未来会成为掣肘,也有可能会在大鱼吃小鱼的未来市场中,成为类如滴滴这类已经长成公司的盘中之物。

       王晓峰不喜欢这类问题。几次话题回到原点后,他说:“有些人只是用小段时间,看看资料,就下了这样的判断。他们想这件事能有多久呢?我却几乎每天都在想这个问题,每天十几个小时在思考这件事。所以,我为什么要在乎这些看法”。

       王晓峰不愿谈及竞争,分析对手。在自身产品尚未完善的时候,他认为这些都是在“打嘴炮”。

       “现在哪里有什么竞争?”

       王晓峰反问。

       有多少人连产品都没有就开了五次发布会?那么多的融资消息,有没有人仔细思考过,一些小的投资机构,盘子就那么大,怎么可能拿出几乎全部的资金投给一个新兴产业?“动不动就上亿,哪里有这么多钱”。

       “假定出现竞争”,在王晓峰看来,也是谁有优势,谁的赢面就大。从品牌知名度到对供应链的把控,他对摩拜很有信心——我长得好看,身世好,学历也高,为什么我不能嫁一个好郎君?总体来说,还是我的可能性更大一点吧?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于所谓“大鱼吃小鱼”的理论,王晓峰是用这句话回应的。如果注定是这样悲观的结局,那大家都不用创业了——都是你们家的?如果有人要复刻摩拜,那么他必然要研究车型和智能锁,也必然要在时间和金钱上付出代价。

       更何况,大鱼总是大笔并购,不一定总有余力;更何况,摩拜背后的资本,并非小鱼。

       “我们自己的产品,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用户对我们的抱怨还有很多,我们也真的顾不上考虑其他”,王晓峰一遍说一遍划拉着手机,在微博上输入“摩拜单车”,看人们对摩拜的评价。

       他说,摩拜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来骑车,但是这个目标还远未实现。

       在混沌的讲台上,王晓峰也是以这样回复听众的问题的。

       他讲产品,讲意义:创业是一个好事情,如果要去创业,先别谈“情怀”、“初心”这些更大的词,但至少要去做能影响很多人的事,能够帮助我们所在的城市,所在的社会,所在的国家,所在的地球。

       直播时,有人直接认为,他这样的话题太过宏大,有点水。

       但王晓峰并不怎么在意。

       “这不是情怀,这是解决问题”,王晓峰是这么认为的。

       什么叫问题?可能是属于一个人的,也可能是属于十万个人的。什么是社会问题?那一定绝大多数人的问题。

       如果你给这些人提供解决方案,那么不赚钱很难。社会问题的意思就是说用户极其广大,可能是千万和亿来计算的。

       他始终认为,这份事业就是一种情怀。

       “我可以帮澳门的永利赌场盈利提升20%,但我会觉得骄傲吗?不会,这只是赚钱。我想做点自己想做的,能够改善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

       “信不信是你的事,但是你不能拦着我说”,王晓峰说。

编辑 / AMY     版权与免责声明  

大美陕西网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
陕ICP备2023006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