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教育与人文交流国际高端论坛将于11月4日在西安举行

2017-11-01   来源:凤凰网 作者:综合

      10月27日,丝绸之路“教师联盟”、“人文社会科学联盟”、“图书档案出版联盟”成立仪式暨“一带一路”教育与人文交流国际高端论坛新闻通气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举行。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马瑞映、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处徐峰、陕西师范大学宣传部部长鲁镇等出席了通气会。

      据了解,成立大会及论坛将于2017年11月4日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举行。“一带一路”教育与人文交流国际高端论坛主论坛将由教育部国际司司长许涛、中国社会科学院书记张政文等嘉宾带来四场主旨报告,同期举行两场分论坛。

丝绸之路三大联盟成立仪式暨“一带一路”教育与人文交流国际高端论坛新闻通气会现场

      “三个联盟”共建“丝绸之路”教育人文合作圈

      经陕西师范大学倡议,沿线国家和地区数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响应的”丝绸之路“教师联盟”、“人文社会科学联盟”、“图书档案出版联盟”即将正式成立。三个联盟旨在通过加盟单位之间的合作办学、学生交换、学分互认、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科研合作、研究平台共建、学者交流等方式搭建丝绸之路教育人文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合作与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人才,共同提高沿线各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为各国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资鉴和智力支持。

      教育人文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大局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和润物无声的人文属性,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三个联盟的成体,体现了言向国家和地区教育人文交流与合作的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弘扬了“和平友好、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其打造的“丝绸之路”教育与人文共同体将全面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利互赢。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游旭群介绍论坛相关情况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据悉,陕西师范大学经过70多年的发展,学校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优势的现代大学格局。近年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实力不断增强,优势日益凸显,据统计,在2004年至2016年间,哲学社会科学共出版各类著作1300余部,发表论文14000余片,其中高层次成果累计4400余篇,各类科研或将871项。值得一提的是,陕西师范大学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为导向,积极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打造高水平、全学科的科学研究创新平台,目前已建成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4个、国家民委民族政策与理论研究重点基地1个、陕西省各类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中国旅游研究院西部旅游发展研究基地1个。

      与此同时,陕西师范大学抢抓机遇,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大力开展人文交流合作,深入促进人心相通”为主旨,多措并举取得了丰硕的“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编辑 / AMY     版权与免责声明  

大美陕西网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
陕ICP备2023006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