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道2001》与《红楼梦》比较研究——《马道2001》系列评论之三

2025-04-21   大美陕西网 / 冯望岳   ico_2_1.jpg  
5.2w

康铁岭所著伟大的改革开放之断代史诗“古城三部曲”《书院门1991》《马道2001》《民乐园2011》,与曹雪芹著《红楼梦》,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擘奇葩!综合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文本细读和知人论世的传记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把《马道2001》与《红楼梦》进行纵向影响性研究,无庸置疑,是颇有意义的。

曹雪芹(1723?-1763),生活在康熙末年中经雍正而至乾隆初期。其始祖曹锡远,东北汉人,依满人入关有军功,先居河北丰润,后任江南织造郎中。高祖曹振彦官至大同知府、浙江盐法道。曾祖曹玺任江南织造郎中,赐工部尚书衔。祖父曹寅管苏州、江宁织造,两淮盐漕监察御史,兼扬州书局校理;著有诗文集《楝亭集》、传奇《虎口余生》、刻书数十种,藏书3287种。其父曹頫袭其兄曹颙经管江宁织造。曹雪芹童年即遭遇曹家产没收,20余岁曹家再败。曹雪芹早年博览群书,尤其喜欢诗赋、戏文、小说诸种文学书籍;对戏曲、美食、养生、医学、茶道、织造等百科文化知识和技艺有广泛涉猎。他矢志无愧于父兄教育、师友规训,立德立言,居北京西山黄叶村,在贫穷潦倒而自由的十个春秋里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将旧作《风月宝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创作出传世名著《红楼梦》。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素性放达,广交友,好饮酒,善诗画;高谈雄辩,诙谐洒脱,触景生春,娓娓动听,令人终日不倦。他真挚的文朋诗友有郭敏、郭诚、张宜泉、沈苍、明琳、明瑞、永忠、高鹗、董邦达等。其诗风多李贺奇气,傲骨犹阮籍胸有块垒,诗胆如铁[4](P353)。从书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红楼梦》可见其既有“劝人脱离情欲”主旨,又有“为女性立传”意图,犹有书写和美刺富贵官宦人家由盛而衰的情景、三教九流人物,诗意地表现清末整个封建社会不可挽救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

aaf9c0f3b6551aaa620b3258c1960bb.jpg

康铁岭(1954-),祖籍河南孟津,其祖父辈离别邙山洛河源,出函谷向西南发展,迁居于秦岭之南的商山拒阳。其父为洛南地区商界俊彦、著名开明绅士,嗣后无不凤飞龙腾。韩愈《赠贾岛》:“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孟郊与贾岛同为韩愈所赏识的中唐诗人。“邙山”康铁岭堪为孟郊、贾岛再世,或至少带有孟郊、贾岛的盛唐雄风与灵气。康铁岭与曹雪芹一样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五岳俱朝,五停均等,好一副大富大贵相;与曹雪芹一样心地光明,嫉恶如仇,胸襟宏放,达观乐天,热诚好客,善交朋友,海侃神吹,谈笑风生,才情横溢,学富五车,博闻强记,大凡涉猎政、商、文皆有立德、立功、立言丰硕创获。四十多年来,他曾因工作关联与文化艺术界朋友交往密切,尤其深受商洛籍数代文学同仁的熏陶感染,与李高信、京夫、屈朝耘、张忠山、贾平凹、陈彦、方英文、王宏民等众多作家交往,受到其创作启迪。早年商洛地区文化局十个春秋工作,和王蒙、胡采、杜鹏程、李星、王愚、杨乾坤等众多当代文坛大家有过交往。他开创过拥有30万粉丝一博客“邙山”、出版有小说散文自选集《城里城外》。这些都使他后期的文学创作具有十分的自信力。近些年来,康铁岭是行走于陕、豫、京、津、沪、琼、藏等地佛寺、道观间万里灵山路,读工、政、商、文界万卷无字书的行吟诗人。年逾六旬的康铁岭怀素抱朴而又弘毅雄强、“不积”“无为”而又慈悲仁爱、参禅悟道和践行中华民族美美与共的“天之道”、为“人之道”和为“文之道”。近十年间创作300余万言“古城三部曲”《书院门1991》、《马道2001》和《民乐园2011》。康铁岭“才非天授学非师”,他那超大体量、超高格局和境界的《古城三部曲》,不仅使他无愧于文坛陕军“第三浪潮”的标帜和领军,而且成为当代都市题材、“大江东去”雄风的现实主义大家。已被誉称为著名文学家、摄影艺术家、书法家、现代企业家、社会活动家。

如果说曹雪芹是在清代佛教盛行、文字狱酷、行路坎坷、穷困潦倒的岁月里从事近百万言《红楼梦》创作的。那么,康铁岭则是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弃商从文,矢志干一番“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创作条件和环境颇为优越的岁月,有意而为之,从容自若、举重若轻地创作“古城三部曲”《书院门1991》、《马道2001》、《民乐园2011》的。但是,曹雪芹和康铁岭的创作意图和主旨分明却是一致的,就是喻世、警世、醒世,促人“悟道”,向善向上,渡人济世!祈愿中华民族在“涅槃”中获得更生与永生!

《红楼梦》中借助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闻见,昭明“金陵十二钗”,诸如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平儿、薛宝琴、宝蟾、宝珠、邢鈾烟、娇杏、尤二姐、尤三姐、瑞珠、李纹、李绮;“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袭人、小红、紫鹃、麝月、鸳鸯、司棋、金钏儿、玉钏儿、茜雪、莺儿、柳五儿等,并预示出“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和贾府故事的大结局。曹公在新制《红楼梦》曲中化用韩愈“德高则毁来,事修而谤兴”金句,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3](P36)语,亦揭示出高节正士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曹雪芹史无前例地表现女性命运的复杂性和悲剧性,他惜美、悯美,为女性雕像立传,既否定和批判男尊女卑的观念,又崇尚和强调女性的非凡才情和独立价值。

《红楼梦》中主情节线和核心是贾宝玉与林黛玉夸父逐日般执着追求富有现代品格意味的自由、平等、互爱、知音爱情的悲剧性故事。贾宝玉仁爱纯朴,悲悯为怀,尊重女性,之美、惜美、悯美,敢于蔑视和否弃既有的科举立身、仕途经济之路。林黛玉前身是“绛珠仙子”,她的“分身”是晴雯(颜)、妙玉(才)、龄官(情)、香菱(缘)。她的最爱是竹与荷,仅喜欢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一诗句。林黛玉来到贾府并非寄人篱下,而是“滋养”与“护卫”荣国府。黛玉的《五美吟》赞西施、虞姬、昭君、绿珠和红拂五奇女以抒怀。宝玉与黛玉“木石前盟”的爱情之缘,宝黛共读《西厢记》的由衷地内心共鸣;宝玉极反感宝钗劝他勤读圣贤书、走科举功名路的“混账话”,而与黛玉共同蔑视“科举立身、仕途经济”封建价值观;心心相印、魂灵互证、绛珠还泪,彰显出宝黛知己至爱之超越生死!林黛玉敏感和反抗“金玉良缘”式封建联姻观念,愤然断痴情,葬花、焚稿、玉碎!贾宝玉怒砸玉、骂和尚,绝决地否弃“天命”论,但是他却乏力护“荷花”;犹如巴金《家》中觉新之于梅、觉慧之于鸣凤。宝玉彻悟天道、人道,毅然出家,随僧道而去;宝黛以自我毁灭,捍卫爱情纯洁性的感天地、泣鬼神情节,表现出宝黛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叛与控诉!

薛宝钗在贾府里是个幸运儿!她以“超稳心态”,崇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子读书明义理的信条,遵循“从来如此”的传统与经验,设法绕个圈儿去讨老太太喜欢,处处要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大家闺女素雅、端庄、典丽的风采。她乖巧世故,俗气与市侩。凡事安分随俗,遵规守矩,且严于责人,当黛玉于行酒时脱口而出《西厢记》《牡丹亭》中的曲词儿,便郑重其事地劝诚过她;宝玉挨打之后,又多次劝过他切勿成日在家杂收旁学,不务正业。而要留意孔孟关心仕途,在外面正经大事上做工夫。而遭受宝玉的反讽她:“清白儿女,沾染了禄蠹之气”。薛宝钗明白儿女婚姻大事历事都是由父母意志和家族利益所决定的,“金玉良缘”从来都是依照家长的资识与选择的,而绝不是以青年当事人感情是否出洋决定和实现的。于是凭着优于林姑娘的殷富家世,凭着受宠幸于老太太与王夫人,凭着善诗文、多心计,既能在大观园如鱼得水,自由自在,又深信宝玉毋庸置疑终究是她的,而不会是林姑娘的。你一个林姑娘与宝兄弟心有灵犀,情感笃厚又能怎么样呢?

薛宝钗明白宝玉心中已有了林妹妹,而宝玉又不肯随俗、鄙祖仕途的逆子顽不性情,并与她的禄蠹俗气极不相宜。她却偏要自作聪明,讲门第,图富贵,攀高校,在王熙凤等长者的捏合下,居然假林妹妹之名上大轿、拜天地、入洞房……饱尝了“无爱的婚姻”的痛苦。而在贾府家败势去、宝玉出走之后,这个灵与肉都服服帖帖受得于礼教的旧式女性,也只能苦撑门户,从一而终呵!

香菱的潜心痴情而孜孜不倦地学诗,终于获得不凡佳作,充分表现出社会底层女性“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般热情向往和顽强追求自由、光明精神生活境界,改善以至于改变自我固有阶层和命运的强烈愿望。丫环晴雯以非凡的意志与毅力拖带着病体为宝玉修补金裘,凸现出下层弱女子刚烈忠诚的性格。然而,香菱却依然难逃被拐卖的不幸命运,晴雯也因受“诽谤”被驱逐而死。曹雪芹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残酷性的揭露与批判,对社会底层小人物不幸命运的悲悯和同情,无不自然地流露于故事情节的字里行间。

“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化用韩愈“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句。王熙凤对初入咋到的林黛玉美言夸奖、以权谋私三千银子害张金哥与守备之子二人性命、终而跪求刘姥姥救助女儿巧姐亦见母性亲情。王夫人面善心毒、颇有心机,极力维护自我在贾府地位,晴雯和司棋之死是其间接戕害;王熙凤的能言厉色、巧于心计、权钱交易、以权敛财,却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红楼梦》不独深刻揭示出社会生活、现实人生繁富性,“无毛双足动物”群族中人、神、鬼、兽、仙、妖对立冲突的多样性和尖锐性,而且广泛而无情地讽刺和鞭挞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负元素与劣根性。从而具有历史性、民族性、文化性和在场感。

《马道2001》中同样写“古城十二钗”,诸如刘英、刘小凤、王锦绣、贾春草、刘会娥、杏儿、村长妻、宝花、莲花、兰花、姜老师、冯经理。以及林医生、章小莹、东北女孩、古井村妇女、夜总会从事娱乐服务业的万千下岗女工群体。

康铁岭在《马道2001》中所诗性表现的无不是自我深刻体验的超越时空与文化的人性:趋优自强、趋利避害。《马道2001》中心为物役、色权交易的“流荡女子”仅有张小莹而已。张小莹分明是“玩社会”的那一族[3](P118),她早已经红杏出墙,与金胖子色权交易、哥妹相称。她与曹禺《日出》中陈白露、巴金《寒夜》中汪文宣的迷惘与堕落行径,倒逼丈夫与美女姜老师爱恋夜不归家并进而飞往北京。其余则无不是为生存、谋生、趋优、自强而无可奈何而为之。犹如《废都》中唐婉儿随周敏私奔西京一样,刘小凤向往大都市生活而随张秃子到书院门练摊卖字,她的接受孙鬼刀则与唐婉儿、柳月的傍西京名人庄之蝶相似,是幻想能与孙鬼刀结婚,提升自我生存格局;刘小凤受到马世仁、刘英的多方面关照和引导、与满仓、赵钢、黄世贵一起打拼奋斗中进步成长,终于她作出自觉的选择,给张秃子留下条子和3000元而随着张满堂奔赴湖北去了。

鲁迅认为:“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闻一多认为:道教是“宗教“,道家则是从宗教沉淀与发展来的“哲学”。《红楼梦》中癞头和尚、跛足道士、张道士、俗巫马道婆;情僧更名、贾敬炼丹、妙玉修道、凤姐镇鬼;甄士隐、柳湘莲、贾宝玉出家诸多人物和情节。《马道2001》中既有与道士王一贴“疗妒汤”酷似的玄一大师“清一汤”;又有亦僧亦道的木生门、施法驱魔的张天师;还有“雨雪载途”的宫宝源、“俊鸟出笼”的马世仁;以及乡土中国善恶报应、搬家习俗、解踩屎、抓屎梦之类。皆中华人文景观的审美显现。

鲁迅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开给人看。曹君雪芹远见卓识,尽悉宗法制社会衰落为大势所趋,不仅刻画了贾宝玉与林黛玉悲剧艺术典型形象,谱写了一部千古爱情的绝唱,而且尽悉薛宝钗的“超稳态”心域,谱写出她的苦乐荣耻的悲喜剧,刻画出足以醒世警人的喜剧艺术典型形象。

在《红楼梦》和《马道2001》中书写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忠与奸、罪与罚,是与非,深明大义,界限分明。“忠奸分善恶,史实辩正邪,生杀断神魔。神魔与正邪自古由来,角力争斗,幻化人间光明与黑暗之搏杀。惟天道昭然,邪终不可胜正。故神侠稍有振作,即可灭魔除盗,切不可胆怯生畏,更不可投贼(毛泽东《心之力》)”!

犹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禅悟天道、扬弃荒唐人生,毅然做出“悬崖撒手”式昄依宗教的选择,分明是对“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生命本相的彻悟一样。《书院门1991》中主人公晏子敬愤然离开“球毛文化市场”的书院门和极不靠谱的李雯,直奔四川清风观而去;《马道2001》的卷端所描写“雨雪载途”一景,即预示宫宝塬行路坎坷、悲喜活剧结局。他雄心勃勃地接任黑虎拳协会会长、创办武术培训班,途中获金胖子“保护伞”而成立保安公司,曾经爆发过。因宝汉人命案发,被金胖子忽悠,依法维权之后,终于“悟道”,他决定把一年来所赚的500万左右全部给到宝汉弟媳妇手中:读小学的两个侄子各留200万元,其余是母子仨生活费。他则随遇而安到王掌柜红肉煮馍老店重操厨师旧业。混世、骗世的玄一大师和木生门一族遭查处;而宫宝塬、马世仁及刘英、刘小凤、满仓、赵钢等都离开了象征着“钱作马”时代的马道巷,这是诗意葱茏、意蕴迥异、耐人寻味的结局!

贾府是封建贵族庄园,其主要经济来源于以黑山村乌进孝为代表的雇农缴纳田庄地租;其次是当铺、高利贷等增殖财富。贾珍与儿媳秦可卿乱伦被丫环瑞珠、宝珠撞见,秦可卿羞愧不已而自缢,仅仅是贾府唯有“石狮子是干净的”冰山一角之注脚。《红楼梦》中贾赦、贾雨村一族不独是清代封建社会末世“因嫌官帽小,致使锁枷扛”腐败官僚的活标本,而且是穷书生受高人甄士隐、林如海提携中举为官,却趋炎附势、贪赃枉法、忘恩负义、奸诈势利、助纣为虐、鱼肉百姓之类丑恶儒林的典型。贾雨村判“葫芦案”为杀死冯渊的恶棍薛蟠网开一面,又蓄意制造一桩冤案替贾赦巧取豪夺石呆子的20把古扇子。犹如为刻画人物性格和表达主题需要,《红楼梦》的描写贾赦、贾琏乱伦淫逸;《子夜》的描写赵伯韬淫荡鄙劣;《马道2001》描写金胖子极度豪奢淫逸生活。从《书院门1991》中省矿产厅徐副厅长、王处长诸位高官,《马道2001》中省公安厅金胖子主任及其诸位江湖弟兄的骄奢淫逸、贪赃枉法、权钱色交易行径,人们不难看出数百年前《红楼梦》中贾赦、贾雨村的鬼魂和身影!

贾芸的舅舅卜世仁的薄情与势利、泼皮倪二的仗义相助、     深挚地人文关怀使他关注、同情和多样化地描写市井生活场景诸如药铺、当铺古董商冷子兴,卖女儿的人牙子,马道婆、张道士道僧人,宝玉病中“跳大神”治病、赵姨娘请巫蛊之术害人,芳官等戏子、小商贩、仆人小厮、丫环被yue待遭买卖诸如金钏投井、司棋被逐、袭家卖女为奴——贵族贾府生活的奢靡与底层民众的艰辛、贾母“一顿螃蟹宴够庄稼人过一年”的豪奢荒诞生活与刘姥姥靠两亩薄田难以维持一家生计的勤劳节俭形成鲜明对比;刘姥姥的生存困境,朴实智慧和坚韧生命力、刘姥姥的知恩图报:竭力从烟花巷赎回王熙凤之女巧姐并与孙子板儿成婚。表现出封建社会末世“清明上河图”式多样化生态景观。

孙鬼刀是传承自秦汉以降、享黄马褂之誉的千年刻匾老字号店主,艺高资厚,古道心肠,在朋友圈常常被捧得昏头转向,不仅热情卖单,而且添酒加菜;他与铁公鸡一毛不拔、总四处蹭酒混饭的木生门迥然不同:孙鬼刀被招安于木生门古城墨子研究会旗下,仅得副会长一虚名,他却极热心于汉服艺术表演工作,投入相当多的精力和资金,四处邀请专家、教练培训队伍,组织表演活动。而从木生门会长、玄一大师、风水张天师的四处招摇撞骗、勾名钓誉、开坛讲课、招徒敛财,从事不冒烟、非实体的所谓卖嘴不出力的“知识经济”活动,欺哄爱跟风赶时髦、爱占小便宜、爱看热闹而肤浅俗气的一群傻怂“糊涂涂”。

《红楼梦》是曹雪芹的“家族记忆”与自我生命体验的诗性重构的艺术大厦。一方面,从秦可卿葬礼、元春省亲等显现的贾府挥霍无度,后续田庄收入锐减、典当度日,可见贾府经济崩塌;贾赦与贾政为继承权暗斗、王熙凤放高利贷事发,可见贾府内卷、内部管理失范失控,探春理家竭力改革自救而昙花一现;而贾府被抄家映射出封建官僚阶级腐败、矛盾与内斗及其连带效应,揭示出贾府衰败的必然性。另一方面,颇有现代意义的宝玉和黛玉自由平等互爱的山盟情缘,被传统婚姻制度所残酷扼杀,林黛玉焚稿葬花细节正是理想爱情幻灭的由衷而痛苦的表达;贾宝玉对勤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路的极度反感与否弃,对封建社会末世虚伪、奢靡之风和腐朽、颓败趋向的洞察与绝望,最终“悬崖撒手”、毅然出家,也是对一向世故圆滑、乖巧谄媚世俗的薛宝钗的诀别与扬弃!显而易见,曹雪芹及其《红楼梦》的思想哲学高度,分明都是通过贾宝玉这一位新时代先知者、觉醒者形象所诗性表现的。

那么,《马道2001》则是改革开放“时代的记忆”与历史经验所构筑的“清明上河图”、全景录音代型的艺术宫殿。一方面,以古城西南马道巷宫宝塬及其黑虎拳协会创办武术培训班,玄一大师清一堂及其“三无”保健品清一汤传销,墨子研究会木生门及其招摇撞骗、收徒敛财,孙鬼刀及其古城汉服表演艺术团队、马世仁及其主编的《书画艺术报》策划宣传、李铁民主任及其古井村招商引资造鱼池工程、金胖子及其“中华城”超豪包间等为重场民间活剧,书写出十亿神州九亿商之“全民弄钱的新时代”一场场一幕幕古城市井百戏图!另一方面,以宫宝塬、丁光、赵二东与王掌柜间敦厚真挚的友情交谊,马世仁、刘英、刘小凤、满仓、赵钢、黄世贵等善良、厚道、勤奋、执着的草根族苦打奋斗者群体相互提携、联手出海、合伙求财的感天地、泣鬼神的画图,王锦绣、张小峰、刘小评鼎力合作致心力于汉服艺术训演的情景,李铁民及其热切向往美好生活的王寺镇古井村民们劳动生产、服装表演的积极性等等,则无不浸润与饱和着兼具“补天济世之才,利物济人之德”,而又矢志弃商从文、以文明道、传道济世的康铁岭创作主体一以贯之、以身作则的“悟道”、“禅”、“善行天下”创作主体性精神,艺术地表现和高扬千年绵延的中华民族“知和明常”、顾及他人、行善积德、美美与共的优秀传统精神!

《马道2001》是一部以地域乡土化为基础、以民族化为支柱和魂灵、以价值理念现代化为飞旗和高标的改革开放时期的“断代史诗”。若果说曹雪芹著《红楼梦》以贾府衰亡“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黛玉抑郁夭逝、宝玉绝决出家、元春暴毙、探春远嫁、晴雯司棋众丫环惨死的沉痛哀挽和贾雨村趋炎附势、忘恩负义、投机钻营、认真作假、自欺欺人的荒诞滑稽行径,薛宝钗弄巧成拙、夺人之美、独守空闺的宿命,王熙凤精明强干、八面玲珑、心狠手辣、弄权敛财、“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被贾琏休弃为奴等的辛辣讽刺,从而构成多声调相融合的悲喜剧结局。那么,康铁岭著“古城三部曲”《书院门1991》《马道2001》则是金胖子被“双规”并判20年有期徒刑、玄一大师制假售假被山西警方拘捕审查、木生门招徒敛财被缉捕,汉中乡下打牛后半截子的张天师四处施法驱魔、宫宝塬“走麦城”后回归家庭、重操大厨旧业,以刘小凤留条并3000元随张满堂奔赴湖北、马世仁与刘会娥在古井村结合、黄老板的小姨子贾春草与街办主任李铁民拜了天地、张小莹之原配丈夫携美女姜老师奔赴北京等“花好月圆”,一伙“奋斗的男人们”准备大半年的古井节会盛大开幕、街办主任李铁民热情介绍:“我们这有四个村列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P1630)及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发公司”、“古城新农村战略发展公司”、地铁就要通到古井村[3](P1631)等经典性情节,给亿万读者大众留下富有无限光明希望的“诗与远方”的鼓舞歌调的结局。

《马道2001》与《书院门1991》在结构上处处勾连着,诸如《书画艺术报》社与马世仁、刘英、满仓们就住在书院门;又每每提及孙鬼刀为“天下第三碗”刻制的匾,是晏子敬道士所题写的榜书[3](P131);为黄河摄影的主力和从“猪肠子体”书法家张大圣学字的马东、通易经、懂风水,画阴阳牡丹的天香居的王教授等。

《红楼梦》以封建官僚贵族的贾府联姻中史、贾、王、薛四大系列形成核心人物网络:贾母、史湘云、史鼎;贾政、贾赦(黛母)、贾敏,贾珍、贾琏、贾宝玉;王夫人、薛王氏(钗母)、王子腾等。《马道2001》则以马世仁《书画艺术报》为纲索,以挚友联手、合作共赢形式形成核心人物谱系:一是主编马世仁、发行刘英、摄影李大风、乡党满仓、赵钢、黄世贵,房东及邻居刘小凤、张秃子、张满堂。二是服务对象有宫宝塬、赵二东、丁光、大个子、老郑、王掌柜、杨良民等的“古城黑虎拳协会”武术培训中心;玄一大师、宝花、兰花、莲花等清一堂的“清一汤”传销活动;孙鬼刀、王锦绣、刘小平、张小峰等“古城汉服表演艺术团”;街办李铁民主任、书记、古井村支书、羊娃村长、会计刘会娥、马世仁、黄广智老板、雷总立山及冯二鬼子等新农村招商引资开发团队。三是邪恶的金胖子及其江湖弟兄、张小莹等,以及骗世魔王木生门及女徒空玄子、天师张发魁等。

《马道2001》的人物描写艺术,不仅有个性化行为和语言描写,而且采用《陌上桑》对罗敷女之美借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直觉感应侧面表现法。诸如马世仁形象是借刘小峰、刘小平识贵人拜师[3](P839)、刘英称“业余思想家”[3](P1386)、王锦绣看面相,刘英形象是通过裁缝张师的“这身材有啥说的”赞语[3](P973)、村长赞语“长的美的很”跟电影里的张玉玉一样美[3](P1357)、黄世贵的“大善人,活菩萨,对下苦的好的没样样”[3](P1377);刘小凤形象则通过玄一大师赞语“刚进城的妹子身上有一股朴实、憨厚的味道”[3](P878)、刘英赞誉一包装小凤会“凤凰涅槃,小鸡变孔雀”[3](P911)、张满堂送A级巴西钻戒表挚爱之情[3](P1477),散点透视多方观照,聚合成像。

犹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禅悟天道、扬弃荒唐人生,毅然做出“悬崖撒手”式昄依宗教的选择,分明是对“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生命本相的彻悟一样。《书院门1991》中主人公晏子敬愤然离开“球毛文化市场”的书院门和极不靠谱的李雯,直奔四川清风观而去;《马道2001》的卷端所描写“雨雪载途”一景,即预示宫宝塬行路坎坷、悲喜活剧结局。他雄心勃勃地接任黑虎拳协会会长、创办武术培训班,途中获金胖子“保护伞”而成立保安公司,曾经爆发过。因宝汉人命案发,被金胖子忽悠,依法维权之后,终于“悟道”,他决定把一年来所赚的500万左右全部给到宝汉弟媳妇手中:读小学的两个侄子各留200万元,其余是母子仨生活费。他则随遇而安到王掌柜红肉煮馍老店重操厨师旧业。混世、骗世的玄一大师和木生门一族遭查处;而宫宝塬、马世仁及刘英、刘小凤、满仓、赵钢等都离开了象征着“钱作马”时代的马道巷,这是诗意葱茏、意蕴迥异、耐人寻味的结局!

《红楼梦》中常常在悲剧主题乐曲中设置插科打诨的情节与场景,以乐写哀、以喜显悲,正体现出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说到心酸处,荒唐愈可悲”的艺术辩证法。

冷子兴说王熙凤“模样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贾母说王熙凤是吃了孙悟空猴尿的缘故;王熙凤是段子高手,说笑话与冷笑话鼻祖!“报马”、“再整看戏”、“费事”、“省事”、“滴里搭拉”之类方言口语,皆出自她之口。“积古”老人刘姥姥睿智善良、知恩图报、淳朴可爱,幽默风趣,她在饭桌上自嘲:“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此般傻愣憨态常常逗乐老太太和在场众人;第7回焦大醉骂:“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第28回冯紫英请薛蟠宝玉等喝酒小聚间鲜活生动的口语。都是使《红楼梦》开阖自若,雅俗共赏。《马道2001》中赵二东与王掌柜等老朋友之间、满仓与赵钢等乡党之间打诨骂笑说段子的情节,赵钢、黄世贵与城河公园警务员在市民免费的“欢乐谷”爬树比赛的场景,最逗读者忍俊不禁、笑蹦腰带!

闻一多100年前就指出:自《诗经》始中国文学艺术手法之“兴”,就是现代的“象征”。卡西尔在《人论》中颇激赏“艺术是道德真理的一幅寓言画”、“一种感性化的借喻表达”之说。《马道2001》是创作主体康铁岭抒情写志、寄意审美的载体。它既不是韩愈、李贺、李商隐式的,又不是《九月寓言》、《怀念狼》式的,而是元稹、白居易“新乐府”式雅俗共赏的“新大众文艺”高峰之作!《马道2001》与《红楼梦》都充分表现了创作主体鲜明的美刺观和价值趋向,具有着博大而浑厚的社会文化批判主题意蕴。但是,两部巨著皆托物寄兴、借景抒情,把自我在独特繁复的生命体验中感悟的天道、人道、文道,借助丰富生动的“莎士比亚化”的故事情节,颇为诗性而自然地流露出来;而绝不直接站出来把一腔补天济世、道德热情宣泄无遗式地倾吐为快。《红楼梦》中大观园之荣与枯是封建社会兴与衰的象征、那“顽石”本质上正是具有“补天”之大用宝玉的象征型核心意象;《马道2001》中“金胖子”是世纪之交特定时期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畸形儿”意象、“罕见大雪”是宫宝塬求财“雨雪载途”之象征意象、清一堂大院“白狐狸”则是刘英性灵、纯真、美的象征意象;而“马道”则是十亿人民九亿商、“世路难行钱作马”象征型核心意象。

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指出一部《红楼梦》“单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以鲁迅此语移来评说康铁岭著“古城三部曲”《书院门1991》《马道2001》《民乐园2011》,亦是颇切当的。

4a792ddccd6095bfa6f131daf36573e.jpg

季羡林先生认为:人世间有“四重境界”(即“四识”),一是自然境界(无识);二是功利境界(器识);三是道德境界(德识);四是天地境界(道识)。细读文本、以意逆志,我认为堪称“宇宙之大”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和《马道2001》所彰显的超越时空和文化的襟怀和哲思史识,皆是属于“德识”与“道识”境界的。人性和人类社会中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立冲突,是文学永恒的母题。大凡诗性表现中华民族数千年人文传统中合规律性之真、合目的性之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融合之美和“德识”、“道识”境界的圣人无为、不积、不争之道,才堪称为“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7](P19)。康铁岭是血荐轩辕、服务人民的鲁迅式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古城三部曲”之《马道2001》绝非“谤言”“辱华”、狼狈为奸、感性情绪化的“伤痕文学”和魔幻抹黑文学;而是由衷矢志“补天”、热烈拥抱新世纪、致力提振中国文化、理论、制度、道路四大自信力和民族精气神、极睿智理性的伟大现实主义“反思文学”和致敬文学!

 参考文献

(1)康铁岭著《书院门1991》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版;

(2)康铁岭著《马道2001》  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2024年12月版;

(3)曹雪芹 高鹗著《红楼梦》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9月版;

(4)朱自清等著《西南联大文学课》  成都﹒天地出版社2021年1月版;

(4)郭沫若著《我对于国防文学的意见》《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版;

(5)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

(6)《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10月版;

(7)《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 编辑 YIAN     版权与免责声明 

    继续阅读

    Copyright © 大美陕西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6286号